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电影学院200:故事感
0.00     定价 ¥ 7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20124877
  • 作      者:
    [加]保罗·卢西(Paul Lucey)
  • 译      者:
    王建设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想要成为编剧,却一直无法入门?

创作中屡屡不顺,又缘何卡壳?

完成的作品,总欠缺了点儿灵魂?

…………

你也许需要培养点“故事感”——

一种对好故事的“嗅觉”

一种精准把握故事的洞察力

对故事结构的掌控力

对新鲜创意的敏感度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发现故事、升级创意的能力,它提供大量写作策略和练习,让抽象的“故事感”概念变得具体可操作,帮助编剧按图索骥,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写出商业、口碑双赢的作品。

 

★ ★ ★

 

& 风靡全美数十年的写作课程大公开!行家出手,业内认证

1968年起,作者便将工会内部教学研讨资料带入课堂,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SC(南加大)、杜克大学及美国、加拿大各大高校教课

 

& 陪伴式、阶段性、循序渐进的“纸上剧作课”!

推荐使用方法:每周10小时,1章内容;3个月,1学期完整剧作课程GET√

 

& 切实可操作!带领你走过编剧工作的每一道流程,从零开始建立“故事感”

选择故事创意、创作故事大纲、剖析背景故事与人物心理、戏剧化策略与视觉叙事策略、新人编剧就业辅导……

 

& 精选商业剧本佳作,逐场逐镜拉片分析

细读人物、台词、结构、背景故事等,全方位无死角输出佳作精华

 

& 金句频出,30年教学经验倾囊相授;好莱坞编剧名家创作心得,道尽剧本写作奥义

◎ 写简单的故事和复杂的人物。

◎ 编剧要学习的一课:没有故事能打败人。

◎ 一个编剧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四种不同身份,分别是:探险家、艺术家、战士和批评家。

◎ 编剧的首要工作是看故事眼光长远一些。(弗兰克·纽金特,《搜索者》)

◎ 你的剧本要有主题。我不认为我写东西是为了改变世界……但如果你让观众看完电影之后能讨论个15分钟,那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比利·怀尔德,《控方证人》)

◎ 我认为,对于人物而言的一个zui重要的问题是,他们究竟怕什么?(罗伯特·汤,《唐人街》)

◎ 我自己的原则非常简单。首先删掉所有的学术内容;然后删掉所有的形容词。我删掉了很多我zui喜欢的内容。在删减的时候我并不心痛。(帕迪·查耶夫斯基,《电视台风云》)

◎ 许多年轻编剧陷入流程之中,为了电影能够顺利制作不断迁就。这样做完全稀释了作品原有的力量,更深层次地说,他们的让步伤害了自身。(乔·埃斯泰尔哈齐,《本能》)


展开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保罗·卢西(Paul Lucey),好莱坞资深编剧、剧本医生、教授。曾为美国各大主流制片公司和电视台写过剧本,作品曾获美国编剧工会(WGA)蕞佳剧本奖提名。1963年加入WGA,曾担任WGA学术联络委员会主席,致力于业内经验分享活动。1968年起将工会内部教学研讨资料带入课堂,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SC(南加大)、杜克大学及美国、加拿大各大高校教授剧本写作课程,并被评为UCLA编剧培训计划杰出教师。

 

译者简介

王建设,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电影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生。从事剧本创作四年有余,边实践边译书,边译书边学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为电影故事选择一个创意

 

要想把剧本和电影卖出去,最可靠的做法是写出一个本身具备可行性的故事。因此,本章关注的问题是好的故事创意有何特征,以及如何发现它们。在本书中,贯穿始终的两个术语,故事(story)与情节(plot)始终是通用的,因为它们均指戏剧性事件发生的次序。不过它们各自的定义可以更加精确:故事包含了人物性格与行为动机等内涵。相比之下,情节侧重于戏剧事件的展现。举例来说,电影《大审判》的情节可以总结为:一位酗酒成瘾的律师借由一名令人意外的证人打败了波士顿最有势力的律师。而从故事的角度来总结,《大审判》讲的是一位酗酒成瘾的律师,他的敌人在若干年前毁了他的生活,为了却宿怨,在找到一位与自己有共同敌人的证人后,主人公律师击败了他的对手。

一部电影的情节或故事往往讲述了角色面对各种挑战——诸如赢得奖项、抗击反派人物、寻找爱情等——的经历。编剧要创作对故事中的各种价值与人物产生影响的剧情,从而将叙事复杂化。我们接下来将会讨论到故事要素,故事的三幕结构正是由这些要素发展而来。

在写作早期,在你脑海中可能会充斥着许多故事雏形。为了让你知道哪些故事具有可行性,我们将向你介绍6种故事原型,它们是大多数故事的早期模型。塑造故事情节以前,理解故事原型与电影情节的特殊性有助于丰富你的故事概念。为此,我们鼓励你创作一些临时人物,从人性的层面来丰富你的故事。

故事创意是从作者中意的一个人物、影像、场景、概念,或者其他使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发展而来的。故事创意可能来自日常报刊,来自我们认识的人,来自个人经历,来自一切。它还可能是由潜意识中迸发出来的,编剧考利·扈利(Callie Khouri)便是如此:《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1991)的创意就是她某晚下班后在停车时突然想到的。在正式动笔之前,扈利用了约一年的时间来构思这个故事。她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剧本,几周之

内很快就以一百万美金的价格将它卖掉了,后来,这个剧本获得了1991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尽管在此之前,扈利从未写过东西。在这里,请记住两点:第一,扈利认识到了自己创意的价值并将它扩展成了专业的剧本。第二,无论出自专业人士还是菜鸟之手,只要是好的故事,就能卖得出去。

编剧要设法向平凡的人物与场景中增添一些不平凡的元素,才能将创意变成电影。例如:身心俱疲的枪手努力想要逃离过去,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概念,《原野奇侠》(Shane,1953)、《枪手》(The Gunfighter,1950)等许多西部片都是建立在这一概念之上。戴维·韦布·皮普尔斯(David Webb Peoples)在这样的故事中加入了对骇人的枪手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对身怀绝技的亡命之徒们的欣赏和肯定,最终完成《不可饶恕》(Unforgiven,1992)的剧本,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再举一个例子:编剧威廉·凯利(William Kelly)、厄尔·W.华莱士(Earl W. Wallace),及帕梅拉·华莱士(Pamela Wallace),选取了一个我们熟悉的情景——警察腐败,监守自盗,贩毒牟利——却将背景置于阿米什社区,并让主人公在这里与一名年轻寡妇坠入爱河,使整个故事焕然一新。基于这个故事的电影《证人》赢得了1985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上述案例引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能成为好剧本与好电影?首先,故事创意应当新颖,但不必到达闻所未闻的程度。其次,有趣的地点会给故事加分。人物应当是别具一格且难以捉摸的,这样观众才会对他们更有兴趣。故事情节不要落入俗套,应有一些惊人的反转。再有,故事应当是可信的,要言之有物,不要让观众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为了使我的总结更准确,我曾问过一些制片厂与电视台的高层人员,他们寻找的是怎样的故事。然而他们基本都是一脸严肃地回答我:“看到好故事的时候,我自然知道那是好故事。”编剧所面对的也是一样的情况。在无穷无尽的可能中,编剧感觉一个创意值得写,那么它就会被写出来;也就是说,寻找好的故事创意,编剧同样靠的是“眼缘”。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故事的评价标准是基于个人价值观与对电影行业规律的理解。本书想要使读者加强一种个人能力:故事感。所以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探讨一个好的故事创意应具备什么。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创作故事

第 1 章 为电影故事选择一个创意

第 2 章 构建故事结构

第 3 章 写情节

第 4 章 场景结构与基本戏剧单位

 

第二部分  写作剧本

第 5 章 创造情感层次丰富的人物

第 6 章 对白与人物

第 7 章 戏剧化

第 8 章 为拍摄而写:视觉叙事

第 9 章 写场景提示

第 10 章 电影与电视剧本的格式

第 11 章 修改剧本

第 12 章 新人编剧的就业辅导

 

附 录

重要词汇

参考书目

版权声明

出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