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致密砂岩气藏及其储层特点
1.1 中国主要致密砂岩气藏概述
1.1.1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及其类型
1.1.2 致密砂岩气藏的分布
1.2 致密砂岩储层
1.2.1 致密砂岩储层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1.2.2 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理
1.2.3 碱性溶解孔隙型致密砂岩储层及其分布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概况
2.2.1 上石炭统太原组
2.2.2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
2.3 区域沉积背景
2.3.1 上石炭统太原组
2.3.2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
2.4 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组分特征
3.1.2 碎屑岩成分成熟度
3.1.3 碎屑岩结构成熟度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物性基本特征
3.2.2 储层异常高孔渗带
3.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3.1 压汞法
3.3.2 孔隙结构分类
第4章 储层成岩演化
4.1 成岩作用特征
4.1.1 压实作用
4.1.2 硅质胶结作用
4.1.3 碳酸盐胶结作用
4.1.4 黏土矿物胶结作用
4.1.5 交代与溶蚀作用
4.2 成岩序列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成岩矿物共生序列
4.3 成岩演化及成岩环境
4.3.1 早成岩阶段
4.3.2 中成岩A阶段
4.3.3 中成岩B阶段
第5章 石英溶解及碱性溶解型孔隙
5.1 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5.1.1 太2段储层孔隙特征
5.1.2 盒1段储层孔隙特征
5.1.3 储层孔隙特征对比
5.2 石英溶解特征
5.2.1 显微溶解现象
5.2.2 扫描电镜特征
5.2.3 石英溶解程度
5.3 石英碱性溶解的证据
5.3.1 包裹体组分pH值的测定
5.3.2 成岩共生矿物证据
5.3.3 水热实验证据
5.4 孔隙成因及碱性溶解型储层定义
5.4.1 酸性流体的作用
5.4.2 碱性流体的作用
5.4.3 碱性溶解孔隙型储层
第6章 储层孔隙演化定量表征
6.1 储层致密化过程
6.1.1 快速压实阶段
6.1.2 酸碱交替阶段
6.1.3 致密化阶段
6.1.4 致密后阶段
6.2 储层孔隙度的恢复
6.2.1 成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6.2.2 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的恢复
6.2.3 地质历史时期微观储层组构恢复
6.3 储层成岩演化定量研究
6.3.1 压实压溶硅质胶结成岩相
6.3.2 钙质胶结交代成岩相
6.3.3 溶解成岩相
第7章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7.1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7.1.1 岩石类型对物性的影响
7.1.2 沉积微相对物性的影响
7.1.3 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7.1.4 微裂缝对物性的影响
7.2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7.2.1 压实作用
7.2.2 沉积作用
7.2.3 化学成岩作用
7.2.4 储层单因素定量评价
第8章 有利储层分布预测
8.1 岩相展布特征
8.1.1 粒度和储层物性关系
8.1.2 太2段岩相展布
8.1.3 盒1段岩相展布
8.2 成岩相测井响应
8.2.1 测井曲线优选
8.2.2 判别方法选取
8.2.3 单井成岩相检验
8.2.4 成岩相展布规律
8.3 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8.3.1 太2段有利储层分布
8.3.2 盒1段有利储层分布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