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汉学家典籍英译概述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汉学家德庇时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第一节 德庇时与中国古典小说英译
一、翻译规范制约下的《十二楼》英译
二、《好逑传》英译中的受众意识
第二节 德庇时与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一、场域与德庇时翻译文本的选择
二、惯习与德庇时翻译策略的确定
第三节 德庇时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一、泛诗歌化的文体观与诗歌译介选材
二、韵散结合的诗歌翻译策略
第三章 汉学家马礼逊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第一节 马礼逊与中国儒家经典英译
一、文化资本的概念
二、身体化文化资本与《大学》英译动机
三、客观化文化资本与《大学》英译策略
四、制度化文化资本与《大学》英译影响
第二节 马礼逊与中国官府文件英译
一、《京报》及马礼逊英译《京报》概述
二、马礼逊英译《京报》之动因
三、马礼逊英译《京报》之策略
第三节 马礼逊与双语辞书的编译出版
一、宗教惯习与《华英字典》编译出版之动因
二、《华英字典》编译出版的资本构成
三、《华英字典》编译出版与英国汉学场域的建构
第四节 马礼逊的多歧文化态度与中国典籍英译实践
一、译者的文化态度与翻译
二、马礼逊的多歧文化态度与翻译选材
三、马礼逊的多歧文化态度与翻译策略
第四章 汉学家小斯当东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第一节 小斯当东与中国法律典籍英译
一、偶然中的必然:《大清律例》翻译的缘由
二、《大清律例》翻译的策略
三、《大清律例》英译本的影响
第二节 小斯当东与中国民族典籍英译
一、《异域录》翻译的动机
二、《异域录》翻译的策略
三、《异域录》英译本的影响
第五章 汉学家汤姆斯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第一节 汤姆斯与中国古典小说英译
一、惯习与中国古典小说翻译动机
二、惯习与中国古典小说翻译选材
三、惯习与中国古典小说翻译策略
第二节 汤姆斯与中国叙事诗歌英译
一、译者求真行为与《花笺记》的译内效果
二、译者务实行为与《花笺记》的译外效果
第三节 汤姆斯与中国金石著作英译
一、《博古图》原本及汤姆斯译本简介
二、《博古图》翻译中的语言性求真
三、《博古图》翻译中的社会性务实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作为侨居地翻译推手的澳门印刷所
一、澳门印刷所成立的缘起
二、澳门印刷所对侨居地翻译的选题控制
三、澳门印刷所对侨居地翻译出版的技术支持
第二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汉学家侨居地翻译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