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读(蛮子散文集)》:
太原办事完毕,恰逢周末,生出去文水转转的想法。
与文水的同学联系,才知道文水不在同蒲线上,没开通动车,只能乘坐绿皮火车。
提起绿皮火车,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拥挤”和“脏乱”的景象。同学见我犹豫,连忙解释时间不长。我查了一下列车时刻,从太原到文水只有59分钟,且是从太原南站发车,遂拿定主意订了票。
反正时间不长,自己又不赶时间,坐坐绿皮火车权当一次旅行体验。
02
在车站取票、安检、候车、排队、进站。一切都是平时乘坐高铁的程序,比想象中顺利多了。
我坐的这趟车是从吉林到重庆的长途列车。太原是大站,上下车的人都多。等不及要下车的旅客下完,车下的人流就一拥而上,有手提编织袋的中年男人,有前面是小孩后面是背包的妇女,有满脸沧桑走路蹒跚的老人,还有身手灵活的年轻人。车门被堵得水泄不通。乘警大声地叫喊着、呵斥着,好不容易才挤开一个窄窄的通道。
车厢里人头攒动,背着大包小包的人们急于寻找自己的座位,笨重的行李也随着人的前后穿行而在车厢里移动。身在其中的人都被人群和行李裹挟着,不由自主一会儿被甩到左,一会儿被带到右。
找到座位的旅客开始寻找着放行李的地方。列车从东北开到山西,行李架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眼尖的抢着将箱包塞进座位下;心存侥幸的旅客站在座位上挪动,归置着行李架上的行李,试图挤出一个空位;大部分则无奈地把行李堆放在过道上。
我被人流和行李簇拥着,东摇西晃地穿行过去,好不容易找到座位。刚坐下擦把汗,就有人过来要我腾位。我拿出车票,指了指座位号牌:“这是我的座位没错。”他一手举着自己的车票,一边看了一眼我的车票,说我的座位在背面。原来,绿皮车的座位号贴在靠背中间,两行数字分别指向靠背两边的位置。多年不坐这种火车,我都不会找座位。
03
抱歉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正面坐着一对中年夫妻。交流中得知他们是四川人,在太原打工20多年,因亲人过世,他们回家奔丧。
妻子不停地催男子补办卧铺,男子说刚上车还腾不出床位,晚点去办。妻子脱掉鞋,屈着双腿光脚丫坐在座位上。男子觉得不雅,几次示意她把脚放下,但没过几分钟她又把脚伸了出来。妻子说无聊想吃东西,男子无可奈何地站起来,从行李中掏出一袋瓜子,妻子便旁若无人地嗑起来。
隔道坐着的是一位50开外的男人,矮瘦、黝黑,典型的南方人。他朝我吼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一脸茫然地看着他。我向对面的男子求助,希望他能翻译一下。对面的男子说他也听不太懂。当时我就想,世界真大,别说出国了,南北方语言差距都这么大!
这个男人的行李是个大蛇皮袋,就堆在我与他的过道中间。他极力地往座位下塞,但因太大塞不进去。开车不久后,他在行李架上挪了半天挤出一个小空,我帮他一起将蛇皮袋举上去。
没安稳几分钟,他又脱掉鞋子踩在座位上,从蛇皮袋里取东西。费了很大劲掏出一个白瓷饭盒,再掏出一包方便面。小桌上放满了别人的物品,他试着挪了挪,东西实在太多,放不下他的饭盒。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