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故乡?
文化乡愁,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罗兰·罗伯森认为这种对传统消失的失落感和悲观主义的文化追忆,在19世纪的德国史学界和社会学界早已弥漫开来,例如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和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学的研究。
今天,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乡村面貌,乡愁情绪显得更加强烈。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被浅浅的海峡隔开的大陆;对大陆人来说,乡愁是故乡虽在,人和老屋已荡然无存。人们赖以寻根的童年情景,在旧城改造的老城区中早已烟消云散。在现代经济全球化所付出的代价中,文化的代价无疑是*沉重的,尤其是弱势文化。
城市化成绩斐然,但问题也多。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所描述的化工产品泛滥造成的环境危害正在这里上演。原国土资源部(现更名为自然资源部)证实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原环境保护部(现更名为生态环境部)在2013年承认中国存在“癌症村”,院士王浩指出癌症村的数量超过了200个。某些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雾霾严重。盲目开发导致大量楼房空置,城市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
本书提出“田园城镇”的设想,目的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整合农耕文明,并提出了实施的N个策略。田园城镇并非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中译版,它不仅要“园”,还要加上“田”以及田园所承载的农业文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