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张武小说选/塞上文艺名家书系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2560732
  • 作      者:
    张武
  • 出 版 社 :
    阳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曾任宁夏文联党组副书记、宁夏文联副主席的张武(笔名金川)先生创作的作品,包括《徐家的儿女》《瓜王轶事》《选举新队委的时候》等。他用自然风趣、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展现了时代的风貌。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武,笔名金川。曾任宁夏文联党组副书记,宁夏文联副主席。1961年处女作《刘师傅》在《宁夏日报》发表。先后在《人民文学》发表小说《红梅和山虎》《选举新队委的时候》《处长的难处》《看点日记》。在《十月》《当代》等重要刊物发表多部作品。《看点日记》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提名。20世纪80年代,张武的文学创作风格日趋成熟,被评论界称为“两张一戈”(张贤亮、张武、戈悟觉)。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5部。长篇小说《罗马饭店》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红运》获自治区第七届文艺评奖一等奖;《红豆草》《瓜王轶事》《渡口人家》《三家集能人协会纪事》等作品先后获自治区文学艺术奖。
展开
精彩书摘
红豆草
在省农牧系统的劳模大会上,我被记者们包围了,其中包括北京农业大学的学报记者。我想,但凡一些老模范或经历过记者采访的其他先进人物,都知道记者是多么难以应付哟!他们一个个采取挖心战术,向我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我回答,要我谈思想,谈工作,谈生活,谈……千奇百怪,寻根问底,逼得我手足无措。虽然我喜欢讲话,但这么系统地专门谈论自己,还是头一遭。他们嫌我讲得太简单、太枯燥,不深不透,于是穷追不舍,纠缠不休。后来经过我的苦苦哀求,得到记者们的点头批准,我写了下面的书面材料,才算过关。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受这份洋罪……
好啦,有兴趣的同志请看我的书面汇报,我究竟算个啥先进哟!
场长四十刚出头,属于年富力强的类型。人长得堂堂正正,没有什么毛病,就是脾气有点别扭,名字也古怪——丁金银,土里土气,也不顺口。因此职工们不大使用,也不叫场长,而喊老丁。
我和老丁初次见面,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好日子,但互相之间的印象却十分糟糕。那天,我来羊场报到,搭乘的是一辆顺路的卡车。显然,司机对这条路线很熟,在那金带似的盘山公路上,飞速地开着车,把头顶的雄鹰,道旁的羊群,还有那重叠的翠谷绿梁,零星出现的村庄,一次又一次地甩在后边,不到三个小时,就把我带到了青山羊场的大门口。
下了车,我顾不得旅途的疲劳,也无暇关照大包小包的行李,赶忙从小手提包里取出干部行政介绍信,像新到任的外交使节递交国书那样,郑重其事地找丁场长递交。想象当中,他也会像国家元首那样,有个隆重的接受仪式吧!
可是失望得很。场长见了我竟是那样随随便便,平平淡淡,握手以后,只说了一声“坐吧”,顺手倒了半杯凉茶,就专心地去看介绍信,好像我不是来报到工作的干部,而是走道渴了,跑来要水喝的路人。
干部介绍信上,铅印的文头和笔写的内容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十个大字,可是我们的场长竟足足看了八分钟!我的老天,八分钟可以用广播速度念完一千字的讲话稿。他竟是这般慎重,这般认真,如此地字斟句酌,细嚼慢咽,真不可思议!
好像他也说过一句“欢迎”的话,但当他把介绍信折起,重新装进信封的时候,却皱了一下眉头。虽然是一瞬间的轻微动作,但未能逃脱我的眼睛。当天,他给县委组织部打的电话,就明确地为他这一不为人察觉的动作做了注解。
山区的电话可不好打啦!羊场虽有一条和县里通话的专线,但因话筒里的小型扩音器不管用,打电话的人必须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声呼喊,对方才能听清楚。那喊话声,和牧工们在山头上吆喝羊只的音量差不了多少。而我们的丁场长本来就是个大嗓门儿,打起电话来更是呼山唤岭,气势非凡,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保密观念了。我当时待的房子和放电话的办公室只隔三个门,啥话听不到!
“……刘部长,你先不要扣帽子……你先听我说嘛……不要大学生?你听我说嘛!可是……”
从场长解释的口气判断,他是受了对方的批评。但他固执己见,还是纠缠不休,而且从语气中可以听出,他打电话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我这个自愿到大西北来的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的毕业生,当作“不对路”的“产品”退回去,或者进行调换。可从他结结巴巴、颠三倒四的话里听出来,对方一定不接受他的请求。我在生气之余,心里暗暗高兴:谁叫你打电话退人的?挨批评,活该!
组织部的刘部长我见过,是个挺不错的同志,看上去四十刚出头,或许还要年轻,中等身材,白净面孔,衣服穿得干干净净、规规矩矩。他对我的披肩长发和入时服装似乎看不大顺眼,瞥了又瞥,但说话还是和颜悦色,句句在理,各方面都显示出是个有文化的基层领导干部。他征求我的意见:是愿意到畜牧站呢,还是到滩羊场?又详细介绍了两个单位的情况,说:相对而言,羊场更需要人。我不是傻瓜,听明白他的意思,因此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我愿意去羊场工作。他听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连说了三声“有乩息”。
这还不算,当我动身来羊场报到时,刘部长还亲自打电话到各单位问车,亲自帮着我往汽车上装行李,临别时又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场长不了解这些内情,贸然打电话“退货”,能不碰钉子吗?
场长为什么要退我呢?是我给他的第一印象不好吗?是带色的太阳镜、披肩长发,还是眼睛瞄到了我手提包里的柯尼卡照相机?据说有些基层领导是不大喜欢这些时髦东西的。爸爸不主张我带照相机,只让我带收录机,我不听,相机是哥哥嫂嫂送的,你管得着吗?或许就是照相机太扎眼,给了人家不好的印象。或许人家对这些全不在意,又有另外的什么想法和缘故,也未可知,胡乱猜测是不足为据的,嗨……
皱眉头归皱眉头,打电话归打电话,场长对我的生活还是很关心的,甚至可以说是高度负责。
他在组织部长那里碰了钉子,虽然思想不通,嘴里嘟嘟哝哝,却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放下电话以后,就亲自张罗,郑重其事地给我安排住处。瘦长个子的吴会计跟在他的身后,就像一匹
展开
目录
上篇 中篇小说
红豆草
渡口人家
徐家的儿女
镇山虎
风流小镇
尕五爷全传
净土
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摘自一个老干部的手记
下篇 短篇小说
拆墙
“一串铃”
瓜王轶事
看“点”日记
红梅与山虎
选举新队委的时候
潇潇春雨
三叔
眷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