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员工就像金太郎棒棒糖
曾经有人对我说,“丰田员工就像金太郎棒棒糖”。
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讽刺挖苦。但是长久以来,作为当事人的我,对这种说法并不反感。即便对方是出于讽刺挖苦的目的,但在我看来,被这样评价有值得自豪的一面。
从某些方面来看,丰田员工确实和金太郎棒棒糖有一定的共性。如同金太郎棒棒糖一般,无论从哪个方面切入话题,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并不是企业的弱项,却恰恰是它的长处。
正因为员工都像金太郎棒棒糖,丰田才取得了位列全球汽车制造商前列的成绩。
如果不是因为在思想深处有着共通的理念,大家不可能从年轻员工到经营高层都如金太郎棒棒糖一样,有着相同的行动,说着相同的话。
在丰田,所有人都有着共通的理念——对制造业的独特看法及自豪感、日常工作上的价值观和哲学。在这一点上,丰田员工的确就如金太郎棒棒糖一般的存在。
从根本上来说,丰田员工共通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已成为全世界丰田通用语的一个词——“改善”。
“改善”是代表丰田的哲学和文化的关键词,它根植在每位员工心中,绝对是大家每天力量源泉的关键词。
全世界的丰田员工,入职丰田伊始就被灌输了“改善,,精神,并在之后的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地学习着“改善”精神。渗透进大脑及身体的“改善’’哲学,自然而然地影响着每个丰田人的人生观。
这并不是说所有丰田人都持有相同的人生观,只是说每个人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被影响?那就是学会用“怎样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快乐、更加充实”“今天的自己不同于昨天的自己,希望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好”诸如此类积极向上的想法来考虑问题。
更进一步地说,已将“改善”哲学深植内心的丰田员工,总会主动发现挡在眼前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会认真思考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紧接着,找出这个根本原因,并努力去消除其根源——这一点也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从探究原因到解决问题,始终将这些问题当成自己的课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知不觉间,“改善”精神就深植内心,自己的人生观也随之变得积极向上了。
由于形成了完全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的习惯,丰田员工很少受他人影响。在丰田公司,很多时候,员工需要按照上司的指令开展工作,不能全凭个人喜好,但是又不能因此而成为没有上司指令就无法工作的人。
丰田员工:充分争论并最终达成共识
所谓金太郎棒棒糖,一般是指由完全一样且毫无个性的人所组成的团队。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与金太郎棒棒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就我个人所见,没有哪家企业能像丰田一样,聚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并且他们能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
从发现问题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丰田员工都习惯自主思考。“我也是同样的意见”“我也那么认为”,诸如此类盲从的话,是不会从他们的口中说出的。不屑“与他人一样”,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是丰田员工的本色。
在员工意见不一致,但又必须给出部门或团队的结论时,又当如何呢?
我们的做法是,让不同想法、不同价值观尽情碰撞,争论到底。
做出决定需要时间,所以,即使搭上时间,也不轻易妥协。
“改善”,忌讳的是在不上不下的地方妥协。那么,要讨论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呢?这就是要回到彼此共通的理念上。
正是因为在最根本的地方拥有共通的理念,所以即使讨论的时间长到不可置信,终究还是有达成共识、结束讨论的时候。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仍不能结束,不外乎几种情况,或过分纠结于细节,或过于固执己见,或局限于派系主义而忽略了问题本身等。
为了避免出现以上列举的情况,就应该回归“改善”哲学本身。
在这里有一些必备的要素:
·彼此都将争论对手作为丰田员工或者一个人格主体予以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对争论对手要抱有不可动摇的信任感。
·对方有可能是资历相仿的同事,有可能是晚辈,有可能是顶头上司,也可能是其他部门的领导,还可能是经营方的人员,即使各自立场不同,但只要彼此共有“改善”这一信任感,讨论就会在较高的层面找到共同点,从而结束争论。
P3-8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