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
11月7日晚上,观看了由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复排的杂技芭蕾剧《天鹅湖》,有一种惊艳的感觉。我为西安演艺集团新增添了这么一支杂技劲旅感到十分高兴。西安演艺集团吸纳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和原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优秀演员,整合组建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是颇有前瞻性艺术理念的明智之举,也体现出一种以艺术事业为重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它的意义远远地超越了事情本身,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启示意义。这就是:在商品经济环境下,在社会变革的氛围里,在人人都在追求功利目的的潮流中,保护艺术资源,传承艺术血脉,守望艺术精神,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为此,向西安演艺集团的领导表示敬意!向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杂技芭蕾剧《天鹅湖》首演成功表示祝贺!
由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创作于19世纪中期,是一部艺术经典。作品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公主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为白天鹅,王子在天鹅湖边打猎,与公主相爱。为了使公主变回人形,王子杀死恶魔,与公主结合。作为经典,作品在长期的搬演过程中,流传着各种不同的版本。有的是悲剧性结局,有的是喜剧性结局。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复排的杂技芭蕾剧《天鹅湖》,从故事本身来看,对原作进行了一些改造。如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长安等等。我觉得,不管故事怎么改动,都是以原来的故事为基础的。杂技芭蕾剧《天鹅湖》最大的艺术创造在于,以杂技为主要表现手段,吸纳保留芭蕾舞特点,力图以中国化的方式,讲述这个经典故事。这也就是说,该剧在保留和尊重原创音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综合了杂技、芭蕾舞、戏剧三方面的艺术元素。按照各种艺术元素在作品中的分量,首先是杂技,其次是芭蕾,第三是那个戏剧故事。整个作品,力图努力做到三方面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共同完成故事的讲述。
仅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整个作品的杂技水平,是令人惊叹的。所有的技艺,以往都看到过,好像就是那些东西。但就是这些技艺,这个剧中,是真正挑战极限的,堪称一流的。把这个故事所采用的杂技元素分拆为单个作品来看,所有节目,充满一种生命的活力,给人一种进取精神,一种力的美感。这种美感,体现出一种极限中的平衡,剧烈矛盾中的和解,危境中的解脱。它让人感到,我们年轻的艺术家们,以自己高超的肢体语言,在讲述人生的故事,带给人的是诸多的人生的道理。不管是爬杆也好,平台上的双人或多人表演也好,险中求稳,稳中求险,不到极限,誓不罢休。尤其是“肩上芭蕾”,头顶上跳芭蕾,更是绝活,给人带来许多哲思。还有扔小球,抖空竹,草帽舞,体现的都是一种人的聪明和智慧,人能掌控自然,能为自然立法的一种主体性原则。看完演出,使我生发了许多联想。
作品中的芭蕾舞,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元素。这个作品除过杂技表演。直观到的就是芭蕾舞。在我印象当中,芭蕾舞最大的特征,就是用脚尖跳舞,时时刻刻都在把脚踮起来跳舞。为什么要这样跳?我记得我多年前看过一《谈戏》,谁写的,记不清了。据说芭蕾舞用脚尖跳舞,就是人努力地想摆脱地球的吸引力,离开地面,腾飞到空中去。它所体现的人生意味是,人力图解脱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枷锁,奔向一种自由境界。所以,舞蹈从人的精神层面讲,是一种自由精神的表达。它在个体形象上,追求的是一种轻盈之美。杂技芭蕾舞《天鹅湖》的演员,除过高超的杂技水平,从舞蹈的角度考量,不管是个体条件,还是舞台表演,给人一种轻盈感。公主被恶魔变为白天鹅,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事情。公主变为白天鹅,由白天鹅再变回公主,它是一个自由精神的实现过程。我们的主人公扮演者,以自己的天赋条件,高超的芭蕾功底,高端的杂技表演,完整地表达了这一精神情感历程。
当然作品还有提升的空间。我总觉得剧的感觉相对弱了一点。整个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杂技的表演,而以杂技为主要手段,在讲述一个故事,不甚突出。其实,就这个作品来说,剧是主要的,讲好这个故事是主要任务。这个故事是这个作品的内容,杂技也罢,芭蕾也罢,都是形式。这个故事和我们中国的《白毛女》一样,都有打碎枷锁,实现精神自由的意味。原来芭蕾舞这种形式与作品内容是高度契合的。采用杂技手段,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它有把杂技表演转化为《天鹅湖》故事情节的任务。也就是说,它是杂技表演,更是作品故事的情节叙述。现在作品的情节,多为画外音提示。我总在想,情节如果不借助于提示,真正把它用杂技演出来,会更为精彩。可能是有的东西我没有看清楚,比如钻圈,会不会就是救公主过程中,钻洞穴的表演;还有平台上双人柔术好像和蛇有关的表演,会不会是救公主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危险。还有一些欢快的技巧表演,会不会是公主在获救之后,欢快心情的表达。也许作品有这样的意思,但作为观众,好像作为故事的感觉还欠强烈。
用杂技讲故事,是个实践话题。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得在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完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