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戏仿与改写: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研究
0.00     定价 ¥ 76.9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330083
  • 作      者:
    林元富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戏仿与改写: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研究》以后现代戏仿理论为观照,以当代涉奴题材小说为研究思路,在
梳理这些小说文本产生的背景之后,着重研究了近20位作家的核心文本,力图勾勒出此类小说的历史传承关系和发
展脉络。本书认为,玛格丽特?沃克和伊斯梅尔?里德是这一脉络的标志性的作家,全书据此组织材料展开讨论。无
论是挖掘民俗传统"自下而上"重构历史以还原被遮蔽的"小历史"和"她历史"(her-histories),抑或是以后现代
主义的形式革新和"逆写"白人经典文本以拆解大写的历史,当代涉奴题材小说都有或隐或显的历史和文化批评意
识,这为有关后现代主义戏仿的理论纷争提供了有力的文本例证,而"后种族"时代如何审视和书写复杂的当代"黑
人性",则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展开
作者简介
林元富, 1963年11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文学博士(厦门大学)。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非裔美国小说和当代英美文论, 近年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专著一部,合著著作、教材多部,主持、参与过多项省级社科项目。近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一项,参与完成一项。
展开
精彩书摘
  经典奴隶自述一般以自述者本人为焦点,这类文本中的黑奴一般或作为蓄奴制邪恶的见证而存在,或烘托自述者与众不同的“英雄般”的特性。《简》有类似的黑奴形象,但它刻画的英雄却是群体的,有黑人女性,也有男性,令人耳目一新。
  尽管《简》看起来以黑人女性为核心,但它对男性英雄人物的塑造却贯穿于简的整个回忆之中。这些回忆,实际上在《简》的“序”中就由一个坐在高大雄马上的男人的形象埋下了伏笔。雄马可以是南方的象征,令人想起骑士精神;它也可以象征社会地位、权威、领袖身份和男性气概(Carmean 63)。《简》第一个男性人物就是和她同居的驯马师乔。在“亮光闪过,又是黑暗”的重建时期,三K党和其他南方极端保守势力的存在并未让黑人享受到实质性的自由;大部分黑人沦为佃农,靠向原种植园主租地耕种为生。为逃离这种换了个形式的奴役,乔毅然前往得克萨斯州,靠驯马寻找个人机会。他明知这是个随时都可能丧命的高风险行当,但依然坚持下来。在乔看来,驯服最难驾驭的烈马,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个人男性气概的证明;拥有并维持牛仔“头领”(chief)这个头衔及其给男人带来尊严和威望,是一项值得以命相搏的事业。同样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但仍然坚持的,是内德。内德一直试图通过教育启发黑人民众。他参加了一个进步的委员会,指导黑人如何逃避事实上的种族主义迫害,这使他成为三K党的眼中钉,不断遭到威胁和侵扰。但内德并未退缩,相反,为了更好地实施他的教育计划,他到堪萨斯州深造,尔后毅然回到南方。他的归来,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危险,因为他“对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制度构成了更大的威胁,这个社会制度就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之上的”(Carmean 63)。内德想引领黑人民众的领袖情结,从他几次改名——从内德·布朗、内德·道格拉斯到内德·斯蒂芬·道格拉斯——可窥见一斑。内德一直向黑人民众灌输自由平等的理念。在一次有名的讲演中,他敦促黑白双方要相互尊重,共同为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而努力,因为“美国是为我们所有人存在的……所有的美国都是为我们所有的人存在的”(Gains 109)。在一个根本不想给黑人以自由和土地的时代和场所,内德的宣言自然遭到憎恨。他深知自己的生命可能随时遭受不测,但他说他不怕为自己的信念而牺牲。
  《简》里的另外一个男性人物,就是在小说第四部分出现在简身边的吉米。吉米的身份有些扑朔迷离,简在这一部分的开头,就说黑人群体里需要一位领袖;她的用词,“那么一位”(the One)暗示着这是一位耶稣式的救世主似的人物,而吉米似乎就是为此而来的。简说,这里的人们选择吉米,是因为“我们需要某个人”(Gains 200)。这种含混的辞令,暗示着吉米是个象征性的人物,“是黑人社区需求和救赎的代宙人”(Carmean 71)。吉米成长时,美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种植园变成了机械化的农场,原先租用土地的黑人被迫陆续离开。与此同时,美国全国性的反种族主义也已受到一些立法的限制。然而,当吉米回到农场,他发现这里的白人,即南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白人们似乎对所有的变化都不屑一顾。吉米决定用行动改变一切,这引起了黑人内部的不安,他们担心吉米的行为会给大家带来危险。但吉米还是坚持斗争。他甚至找到年迈的简,让她参加他组织的一个旨在吸引全国性关注的抗议事件。虽然吉米的计划最终流产,他自己也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在简的叙述中,他的精神已经成为黑人历史的一部分。
  《简》这部小说的女性英雄人物,当然是以简为代表的非裔美国女性。但在盖恩斯笔下,简引领黑人群体的英雄意识和吉米的突然出现是完全不同的;它是随着简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形成的。如前所述,简本是一个倔强的孩子,她骨子里的坚韧和“活泼莽撞”(sassiness)与人们看到的黑人女性的隐忍和温顺形成强烈对比(Carmean 65)。她的抵抗意识和对自由的向往受到一个北方士兵的启发。一年后,她和一群黑人北逃途中遭受巡逻队的致命围堵和杀戮,是一个叫“大个子萝拉”的黑人妇女挺身而出,保住了她和内德的性命。简见识过英雄的壮举,也慢慢理解这类人物的动机。从驯马师乔身上,她认识到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因为人人都可以选择去做这个世上自己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儿”(Gamnes 89)。这也就是为什么她没有阻拦内德,让内德冒着生命危险去为消除黑人的无知而奋斗;这也是为什么她能把教育他人的责任承续下来,对吉米进行启蒙教育。而吉米的牺牲,最终让她知道社会行动的必要性。
  盖恩斯对简这个人物从个人成长到某种黑人群体意识的形成是逐步构筑的。简失去生育能力,但她并没有丧失作为母亲的角色,只不过这种角色是与他人或黑人群体相关的。她先是抚养了内德,皮特曼死后她又抚养了皮特曼的两个女儿。简实际上是黑人群体母性的象征,能在人生际遇的苦难、体制的压迫和跌宕起伏的社会变革中为黑人提供母性的“慈祥、经验、感悟、动力和爱”(Carmean 66)。正是因为看到她在社区中的无形的影响,吉米才向她求助,帮助实现策划中的抗议活动。而她对吉米所从事的运动的理解,是促使她践行自己对吉米许下的诺言的根本动力。简认识到,时代和社会需要一些领路人:“人们和时代造就领袖”(Gains 228)。
  因此,在吉米被杀之后,在知道被吉米安排的那位去“仅供白人饮用”的供水点抗议的女孩被抓之后,她不顾威胁和高龄的不便,决定继续完成吉米未竟的事业。小说的结尾,我们看到简正要去参加抗议活动,她碰到了种族主义者山姆逊,带着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战的决心和底气与后者对视:“我和罗伯特对视了好长时间,然后我从他身边走了过去”(Gains 246)。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概述
第二节 当代涉奴题材小说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
第三节 当代涉奴题材小说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研究背景透视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史学编撰范式嬗变背景
第三节 文类背景:经典奴隶自述

第二章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研究理论视野
第一节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戏仿与“拼凑”
第二节 琳达·哈琴:戏仿与”双重赋码
第三节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戏仿与“表意”
第四节 戏仿性作品与开放性批评意识

第三章 改写之真:玛格丽特·沃克与奴隶自述的修正性改写
第一节 玛格丽特·沃克及其历史改写意识
第二节 《欢乐的节日》概述
第三节 《欢乐》对奴隶叙述的主题改写
第四节 《欢乐》的人物形象重塑
第五节 《欢乐》的叙事形式修正

第四章 改写之真:欧内斯特·盖恩斯的历史重构
第一节 欧内斯特·盖恩斯及其“自下而上”的重写历史情结
第二节 《简·皮特曼小姐自传》的情节挪用与改造
第三节 《简·皮特曼小姐自传》的人物调用与改写
第四节 《简·皮特曼小姐自传》的主题复现与颠覆

第五章 改写之真:黑人女性历史人物的想象性再现
第一节 芭芭拉·蔡斯。里布对黑人女性历史人物的还原
第二节 后芭芭拉·蔡斯,里布的黑人女性历史人物的再现

第六章 家族史改写之真:黑人家族谱系的创伤记忆与再现
第一节 盖尔·琼斯:《考瑞基多拉》与疗愈母辈历史创伤的布鲁斯之歌
第二节 大卫·布莱德利:《昌奈斯维尔事件》与重构祖辈创伤历史的“小历史”书写
第三节 里昂·福雷斯特:《双翼掩面》与言说家族谱系创伤与救赎的口述记忆

第七章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的”后现代“文学想象:伊斯梅尔·里德”
第一节 伊斯梅尔·里德和他的后现代形式革新
第二节 《逃往加拿大》的形式颠覆
第三节 《逃往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形象改写
第四节 《逃往加拿大》对蓄奴制世界的重构

第八章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的”后现代“文学想象:奥克塔维亚·巴特勒”
第一节 奥克塔维亚·巴特勒及其对科幻小说元素的挪用
第二节 《亲缘》双向时空的历史认知
……
第九章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的“后现代”文学想象:查尔斯·约翰逊
第十章 当代非裔美国涉奴题材小说的“后现代”文学想象:托妮·莫里森
第十一章 未知的世界:蓄奴世界的“陌生化”再现
第十二章 荒谬的世界:黑人世界的戏仿性再现与“后黑”时代思考
第十三章 永远的逆写:涉奴体裁小说经典的戏仿性改写
第十四章 涉奴题材的讽刺传统——以伊斯梅尔·里德为例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