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根的情意
乡思缱绻,乡情绵延,纵然隔着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这位女儿对根的追寻,这是一个孩子对家乡最朴实的情感,是绿叶对根最深的情意。
——题记
“回家了!”时间拨回1988年4月14日,这一天,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鸿渐村喜迎一位特殊的女儿回乡,她就是鸿渐村许氏22世后裔,时任菲律宾总统的科拉松·阿基诺。虽然这位异国女元首仅仅在祖籍地逗留短暂的一个小时,然而,这珍贵的一个小时却在鸿渐村村史上写下了意义非凡的一笔,因为这一个小时生动书写了这位海外华裔不远万里赴故里,身处异国他乡却心系故里的拳拳之心。
从中国漳州到菲律宾马尼拉,11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从1861年到1988年,127年的时间跨度。空间和时间的巨大跨度真实见证了身处菲律宾的几代许氏族人的思乡心切和归途漫漫……
一波三折,终有所得
风尘洗礼,如今,这封泛黄的信函静静地躺在厦门市同安区的档案馆里,好似一位祥和的老人,娓娓讲述着菲律宾原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千里寻根的动人故事。
1985年10月23日,厦门市同安县归国华侨联合会收到了一封来自菲律宾许氏宗亲会的信函。这是菲律宾许氏宗亲会会长许经求要求同安县侨联帮助查找菲律宾许玉寰祖先历史谱系的函件,许玉寰是时任菲律宾政要的科拉松·阿基诺的曾祖父。信函全文如下:“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先生台鉴:径启者迩来世界各国名人寻根之风颇为盛行,查菲律宾政要许玉寰之后裔(菲名COJUANC0许范戈)欲找寻其祖先历史谱系,曾数度嘱托本会代为寻根。本会以玉寰君子孙繁衍,目下望重岛国,情系宗谊,故广为查询。兹闻乃属贵县鸿渐尾村人,晨下其先父尚有一坟墓在焉,其石碑树有‘同邑鸿渐皇清显考十九世尚志许公封碑’。若确有事实,则据此而追源溯本,自较易调查。尚有头绪,敢烦贵会将其生前历史及其嫡系近支,详列赐告,俾便转达。仅泐奉托,望不吝示教为祷。此致。”
“此事重大,必须立刻向上级汇报。”厦门市同安县侨联原副主席蒋才培一眼看出了此信的重要性,随即将信转到时任厦门市同安县侨办主任的李有才手中。考虑到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李主任立刻向原县委书记蔡景祥、原县长刘水在汇报此事。县领导高度重视,立即选派由蒋才培(侨联)、苏仁智(统战部)、郭瑞明(侨办)三人组成的专项调查组,要求参与专项调查组的三人一定要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此项寻根任务。除此之外。县领导还给调查组配以当时全县唯一一辆汽车作为专车,方便他们以最快速度前往各地调查找寻。
就这样,三人踏上了为许玉寰寻根的艰苦之路。手持这封寻根信函,他们在反复阅读、揣摩、分析后,将信中的“兹闻乃属贵县鸿渐尾村人,晨下其先父尚有一坟墓在焉,其石碑树有‘同邑鸿渐皇清显考十九世尚志许公封碑’”作为寻根的重要线索。“鸿渐、鸿渐、鸿渐……”来自马巷镇澳头村的蒋才培一遍又一遍地来回念着,突然脱口而出:“内厝有个鸿渐山,说不定就在那里。”听他这么说,三人一刻也等不及了,立即驱车前往查证。可是一到那儿,三人当即傻眼了。这是位于南安和马巷镇内厝交界处的一座山,虽然名叫鸿渐,但它是一座山而非村庄,虽然鸿渐山下也有一个村庄,但村庄名叫鸿山村,非鸿渐尾村,村民也不姓许。据村民介绍,鸿渐山方圆16平方公里,西北处东南走向,东西陡峭,南北平缓,周围山峦均在300米以上,拱卫500多米的主峰。主峰形似鸿鸟,高峻挺拔,昂首屹立。因有诗人游览至此并弄墨题词“山峰耸拔高骞,如鸿之渐于逵”,故被称为“鸿渐山”。
第一次寻根以失败告终。然而,三人激情不减,他们像侦探一样四处打探,仔细搜集各种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安县文史专家颜立水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得知,原属同安县的鸿渐尾村,已改名为鸿渐村,现已划归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据史料记载,鸿渐是个千年古村,晋太康三年(282)置同安县即属之;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属明盛乡积善里二十都白昆阳保(指白礁、金山昆山、鸿渐高阳一带);1938年,属第三区六甲联保;1940年,属第三区角美乡鸿渐保;1943年,属角美乡鸿渐保,辖新旧楼、鸿渐、崎巷、塘源(又称长门);1950年,属同安县第一区鸿渐乡;1956年6月,属灌口区金山乡;1957年3月,划归龙溪县东山区;1958年4月,属鸿渐乡,9月属火箭人民公社:1959年3月,为角美人民公社鸿渐生产大队;1960年,属龙海县:1984年,属角美镇鸿渐村;1993年5月,属龙海市;2012年改为今名,辖鸿渐、新楼、旧楼、宫仔边、崎巷五社。
P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