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时空与造型:周登富自选集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7852851
  • 作      者:
    周登富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登富,1942年12月生,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开设电影美术概论、电影美术总体造型设计、电影人物形象造型设计、电影场景造型设计、电影色彩、电影赏析等课程。曾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主任和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视觉艺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高教系统“名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著有《电影美术概论》、《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电影美术设计:场景 人物 道具》、《电影色彩》(合著)等,主编《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设计理论》,撰有《银幕剧作与造型设计》《论电影色彩的表现功能》等多篇论文。


展开
精彩书摘

镌刻山河  雕镂人心

——论电影美术设计的十大造型要素

世界各类种的造型艺术,都有与其内容相通的精神内核及其呈现的造型之美,不同的是“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电影美术同理。

电影是运动影像与艺术声音合一的艺术,即俗谓“声画与时空复合”的艺术,而银幕影像世界中的画、声、时、空皆与人类自古至今创造、发展的各类种造型艺术有着血肉之联、鱼水之缘,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为电影主创之一,电影美术就其本质讲是造型艺术,或者说电影美术创作的基础是造型。但就时空观念讲,电影美术属于运动着的立体造型艺术,不是瞬间摄取的静态造型艺术。

在银幕影像世界里,“镌刻山河,雕镂人心”进而使人性之大义通达天下四海,为电影美术己之大任。其造型设计,宏应蔚为壮观,微至心中涅槃;其创作思维应“凌迟”作品情思,蕴意应丰沛厚重。电影镜像要至真、至善、至美,逼使电影美术设计师不仅要有正确的艺术创作方向,还要有对电影作品总体艺术空间、人物形象造型隐含的联想空间、单元场景空间造型等构成要素的综合理解与精准选择,以及构成各种局部情愫空间造型要素的多样统一。

本文试图对电影美术在设计思维和造型创作中所涉及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剖析,一来厘清思路、抛砖引玉,二来破除一些偏颇的感知与认识,共荣电影。

电影美术设计的十大造型要素,大体可归为:形、色、光、音、时、人、动、图、境、字。实质上,这十大造型要素也是银幕世界镜像的构成要素。分述如下:

形——指空间一切物象自身的外形与体貌。具体讲,点、线、面组成的各种形体与其外貌特征都具有不同质的内容,并以一定的结构关系,显示出艺术生命活力和在银幕艺海中的永恒存在。中国古代绘画先贤有“应物象形”(南齐,谢赫)、“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之说,突出“形”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形神”之说乃中国哲学术语和中国古代美学概念,指形体与精神之关系。对此中国古籍中多有论述,如“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荀子·天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汉,桓谭《新论·形神》),“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神灭论》)……一般认为神寓于形,以形显示形象和创作主体的精神、气质,神似高于形似,要求“形神兼备”,又可“离形得似”。而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中的黑白电影时代,银幕影像世界中的景之形、物之形、人之形最能说明“形”可独立发挥其艺术功能并显现其特有的美学价值,如世界早期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中的工厂、大门、火车;世界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和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人物造型中的衣帽鞋及其系列影片中的机器齿轮、传送带、地球仪、办公室、街道等。到彩色电影时代,“形”与色、光融汇一体,同样显现出激动人心的性格、气质和语言魅力,如中国电影《红色娘子军》《芙蓉镇》中的银圆、红旗、钢枪、石板路、米豆腐摊等,以及电影《英雄》中秦王宫前广场和殿内的建筑结构和侠士们使用的剑、枪、刀等。

在电影艺术作品中,以形(人、景、物)写剧,以景物之情传人物之情、以景物之神传人物之神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以景物之形、人物之形、镜像之形构筑电影时空形象则是电影美术设计师的主要创作手段之一。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物象”(形)与“心象”(影人创作思维)的有机联系。德国学者乔治·齐美尔在其著作《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中提出一种文化分析理论,认为要研究一个民族或社团的文化心象,只需研究该民族或社团所覆盖的环境区域中物质状态的现实形式即可。人们置身其中的外在之物,都是文化先定意念外在投射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的物象就是个人文化心象的社会化表现。在这里,我们对“形”的释义和读解,或者说是“对人化了的,或受人的影响而塑形的物质景观(物象)进行细微的观察、描述和分类就是主要分析一个民族的物质造型怎样反映出民族的文化取向,从而使人们在他 们所造就的物象中看出他们文化心理的真情……”

色——指光作用下的物质色素,或物象的本质色彩及电影作品中所运用的光色等。《说文解字》中对“色”的解义为“颜气”。我国古人说“颜”是指人的脸面,“气”是指人面部的色彩不同情态,“颜气”合指人的脸面色彩,即人们通常说的“颜色”,简称“色”。“如果说形长于描写形体、形象、神态、动作、力度,那么色则善于表现神色、情感、情绪、气氛。有人认为形是理性的,色是富于感情的,虽不十分确切,但是有 一定道理的。”色,一般是依附一定的形在人类生活中发生作用,但在造型艺术作品中,色彩可以超越形而独立显现其艺术价值,如绘画艺术中的印象画派作品,像梵高、莫奈、马奈等画家的一些画品甚至成为无价之宝,名垂千古。在世界电影史中的彩色电影时代,像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闪灵》,大卫·里恩执导的电影《日瓦戈医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太阳帝国》《辛德勒的名单》,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恐怖角》,卡洛斯·绍拉执导的电影《探戈狂恋》《弗拉门戈》,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菊豆》《英雄》等,都是将色彩作为银幕影像剧作元素或者与人物平齐的主要角色加以运用,使色彩成为电影作品影像剧作的主要内容。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论文

003   论电影色彩的表现功能

022   电影《英雄》·色彩·语言

035   电影《英雄》的色彩构成设计

048   镌刻山河  雕镂人心

——论电影美术设计的十大造型要素

061   电影色彩的构思与设计

106   中国电影美术设计观念的百年转化

141   中西电影美术比较与电影美术的发展前景

148   中国电影年度美术分析(2010年)

第二辑  论言

165   《〈荆轲刺秦王〉电影美术设计手札》序

168   银幕风情圆百年 美史镜鉴启后生

——《中国电影美术史》序

172   《电影镜头画面》前言

175   《银幕影像的造型艺术——电影美术设计理论》导言

179   《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前言

184   《视觉·江湖:金庸武侠作品2017〈笑傲江湖〉影视美术创作研究》序

187   《中西方历史题材电影画面的视觉风格》序

191   《电影美术:总体造型设计》前言

193   《电影色彩》序

198   《电影美术设计:场景  人物  道具》前言

204   不断更新的电影美术设计观念

——《电影美术概论》前言

214   《影视技术培训教材题解:影视道具》跋

第三辑  访谈

219   银幕世界的造型师——周登富老师

224   大美与大爱的育人情怀

——博士生导师周登富教授访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