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高级“生日趴”、皇家“情侣”头像、宋代下午茶……精彩的历史故事,超有意思的中国古画,新鲜来袭!
★ 马未都带领观复猫,解读中国国宝名画,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随书附赠观复猫高萌贴纸+超长版《清明上河图》
★ 《观复猫:中国古画有玄机》系列集结完毕。赏名画,观文物,吸萌猫,轻松收获中国古代历史、艺术、习俗、服饰、文物等传统文化知识。
序 言/马未都
中国画在概念中先是一幅山水画,远山近水层峦叠嶂,丈山尺树寸马豆人,似有一番规则;后是一幅花鸟画,翎毛走兽花草鱼虫,残花败柳红树春枝,尽在笔墨之中;最后才是人物画,士子仙人僧侣俗众,虽出现较山水花鸟早,但其数量远逊于二者,并于后世逐渐式微。
这是一个极为奇怪的文化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人物画肩负的社会责任较重。古时朝代更迭频繁,风云变幻之际,人物画较山水花鸟创作意图明确,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故历代文人开始寄情于山水,娱乐于花鸟,山水花鸟画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自娱自乐,讲究气韵笔墨,忽略社会意图,构成蔚为大观的艺术画卷。
而人物画则由早期的劝善戒恶的故事,渐渐注重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尤其魏晋之后,人物画一度贴近玄学,进入宗教,将思想解放,把控人物的脉搏。到了隋唐五代两宋,中国人物画忠实地记录这一阶段历史的流变,留下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同而生动的历史画面。进入明清之后,人物画写真写实多了起来,尤其记录皇家生活更是一份重任,喜庆场面、吉祥节日无不在画家笔下形成定格。
《观复猫:中国古画有玄机》系列就是基于这一史实而二度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历来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又主张画中人物要表达的虽是人物,但要有教化之用,无论是记录,还是纪念,抑或供奉戒鉴,人物画都必要肩负社会重任,“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 。
既然古人指出了人物画的特性,《观复猫:中国古画有玄机》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点,将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画梳理一遍,遴选其中53 幅,几近包揽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画,让观复猫天团中适合画中角色的猫馆长替换上场,扮演古代人物,重新演绎这场历史大戏。无论是《步辇图》中的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还是《韩熙载夜宴图》设家宴载歌行乐;无论是《簪花仕女图》的雍容华贵的唐代美人,还是《月曼清游图》的文雅秀丽的清代仕女,观复猫都以谐谑的态度登场,博得观者欢心,放达豁然无隐。
在二度创作中,观复猫煞费苦心,请出观复博物馆收藏的历代文物,巧妙地与古画时代氛围契合。这些文物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既增加了历史的真实度,又增加了可信度,让观复猫扮演的历史画面更加亲近当今的读者。同时,又邀请猫以外的小动物客串角色,调剂画面,两相得宜。
观复猫作为观复博物馆的使者,这些年没少出书,书分三大类:插画类、漫画类、摄影类。三类图书各有所长,相得益彰。其中,插画类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无中生有的创作,一种是有中生无的二度创作,此书则为后者。二度创作既给了作者创作空间,又要囿于原画的格局基础,所谓戴着镣铐跳舞,难度可想而知,而画者檀仁的兴趣则在难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本小书就是这个意思。
是为序。
马未都
辛丑小暑
【上册】
《女史箴图》——镜像中的复古喻今
《北齐校书图》——百年铅椠老书生
《捣练图》——流水线上的大唐红颜
《宫乐图》——情感与理智的平衡之美
《重屏会棋图》——人在棋局不觉迷
《绣栊晓镜图》——寂寞空庭春欲晚
《清明上河图》——探秘宋代大都市
《货郎图》——古人的移动百货店
《秋庭婴戏图》——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
《春游晚归图》——高调晒出的精致生活
《斗浆图》——边喝茶,边决斗吧
《撵茶图》——品味宋代下午茶
《张果见明皇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下册】
《岁朝佳兆图》——岁末驱鬼祈福来
《竹园寿集图》——一场高级“生日趴”
《桐阴昼静图》——让我们一起“虚度”时光
《雍正帝观花行乐图》——莫负了好春光
《平安春信图》——跨越时空的追忆
《月曼清游图·围炉博古》——后宫佳人的小世界
《威弧获鹿图》——不爱红装爱武装
《仕女簪花图》——画里画外,何处真?
《乾隆帝写字像》《乾隆帝妃古装像》——皇家“情侣”头像
《宫妃话宠图》——清宫秘事之皇帝没时间
《燕寝怡情图》——贵族生活“老照片”
《福禄寿人物图》——人类永恒的美好愿望
《吉庆图》——儿童版宫廷佳节“音乐会”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