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是个中性词,既能是“乌合之众”,也有“智慧源自群众”之说,无论盲从还是理性,庸众还是智者,有一点始终是“群众”独有而“个体”匮乏的——这就是“群众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群众的力量。群众崇拜和追随英明的领袖,但是一旦领袖可能危及群众的利益,则群众又会转瞬之间将他拉下马来。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科利奥兰纳斯》中的罗马共和国的马歇斯因为作战骁勇,拯救了城邦,被市民拥戴为执政官,但是他的傲慢触怒了市民,不久这位被尊称为“科利奥兰纳斯”的英雄就被驱逐出了城邦。书中这样说道:“忘恩负义的群众是一个可怕的妖魔。”群众可能不会轻易地给予优秀者以赞美,但是绝不会吝啬于抛出以“我听说”为开头的讥讽。晴雯被逐出大观园,直接的搬弄是非者是王善保家的。这个婆子伺候的是邢夫人而不是王夫人,几乎不进大观园,更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宝玉和他院子里的女孩们。那么她是怎么得出晴雯不守规矩的结论的呢?人群需要领袖,也需要共同的敌人。当晴雯成为共同的靶子,吸引了明枪暗箭,袭人就得以躲过嫉恨的袭击。晴雯,才是袭人职场逆袭的关键人物。王夫人最忌讳丫头带坏了宝玉,长得美,就是原罪。晴雯面容姣好,身量妖娆,又会打扮,这天然的一股风流,在保守的王夫人看来,就是天生狐媚样子,对宝玉来说就是潜在的风险,于是衬得袭人的普通样貌反而成为优点。啊!读者简直要拍案而起!引着才十三四岁的宝玉发生性行为的,是袭人,不是晴雯。第一个“不守规矩”的,是袭人。打发宝玉洗澡,却几个时辰才出来,搞得“满床都是水”的,是麝月,也不是晴雯。没有履行管理职责的,是袭人。来得虽晚,却得到袭人指派夜里服侍宝玉,得以和宝玉亲昵的,是原先的正旦芳官。进一步破坏风气的,是袭人。想凭着姣好容貌走宝玉路线谋个美差的是厨房柳嫂子、柳五儿母女,中间穿针引线的是芳官。这一桩桩王夫人最忌惮的有伤风化,带坏宝玉的事,没有一件是晴雯做的。
美丽的女孩容易得到怡红公子的青睐,但是晴雯绝不肯私下与宝玉有肌肤之亲。非但自己行端坐正,而且她也不肯在某种意义上与别的女孩们同流合污。可是少数派从来都要遭到多数派的排挤。找不到道德上的污点,“长得美”就成了信手取之的攻击点。美则妖,妖则惑,惑则乱——王夫人的三段论简单粗暴,却大有市场。外貌羞辱并不仅仅针对长得不好看的女孩,它的实质是以貌取人,是故意忽视人的内在实质的恶意,是对“平均域”之外(无论是高于还是低于)的鲜活个体的社会规训,是对“非我族类”的忌惮和诋毁。没有晴雯,显不出袭人的优势来。王夫人看到晴雯教训小丫头,心里厌恶。没有晴雯,反衬不出袭人的温柔贤良来。可是,晴雯不去教训小丫头,那就是作为这个工作组组长的袭人,要担负起管理、教育、批评的职责来啊!晴雯教训小丫头对不对呢?自然是对的。她气恼小丫头眼皮子浅偷东西、也气恼小丫头基本业务能力不行——“拈不得针,拿不动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