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概述
1.2 既有研究基础
1.2.1 客流管控方案编制方法研究现状
1.2.2 缓解拥挤的实践措施
1.2.3 客流管控方案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客流管控方案编制方法
1.3.1 经验分析方法
1.3.2 数学规划方法
1.3.3 仿真方法
1.3.4 启发式控制策略
1.4 既有研究小结
1.5 本书内容结构
2 典型城市轨道交通常态客流管控模式
2.1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常态客流管控措施
2.2.1 客流管控方案分析
2.1.2 客流管控组织形式
2.1.3 客流管控方案制定
2.2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常态客流管控措施
2.2.1 客流管控方案分析
2.2.2 客流管控组织形式
2.2.3 客流管控方案制定
2.3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常态客流管控措施
2.3.1 客流管控方案分析
2.3.2 客流管控组织形式
2.3.3 客流管控方案制定
2.4 常态客流管控模式总结分析
2.4.1 客流管控依据
2.4.2 关注点及客流管控目标
2.4.3 客流管控效果
2.4.4 客流管控特征
2.4.5 客流管控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3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分类、成因与传播
3.1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分类及成因
3.1.1 基于诱因的大客流分类及特点
3.1.2 大客流产生原因
3.2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传播过程与影响因素
3.2.1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在车站与区间传播机理
3.2.2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传播影响因素
3.3 小结
4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管控基础理论
4.1 客流管控内涵
4.1.1 客流管控定义
4.1.2 客流管控目的
4.1.3 客流管控原理
4.1.4 客流管控影响因素
4.1.5 客流管控措施
4.1.6 客流管控分类
4.1.7 客流管控方案制定
4.1.8 客流管控措施实施原则
4.2 客流管控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
4.2.1 客流需求
4.2.2 站台承载能力
4.2.3 线路客运输送能力
4.2.4 车站设施设备通行能力
4.2.5 车站外部交通环境
4.2.6 运营管理组织形式
4.2.7 相邻车站客流输送压力
4.3 小结
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管控理论体系
5.1 车站设施设备分类及车站客流状态等级划分
5.1.1 车站设施设备分类
5.1.2 车站客流状态等级划分
5.2 车站设施网络客流状态分析
5.3 矩阵式客流管控触发判别及相应措施体系
5.3.1 矩阵式分级客流管控判别分析
5.3.2 矩阵式分级客流管控措施体系
5.4 车站客流状态预测模型
5.4.1 基于云模型的车站客流状态辨识模型
5.4.2 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移的客流状态预测模型
5.5 车站客流管控措施触发判别方法
5.6 车站客流管控仿真方法
5.6.1 仿真方法验证流程
5.6.2 仿真对象车站建模
5.6.3 客流管控仿真分析
5.7 车站客流状态预测与管控措施仿真评估
5.7.1 车站客流状态预测分析
5.7.2 车站客流管控措施及仿真评估
5.8 小结
6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客流主动管控方法
6.1 算法概述
6.1.1 算法需求
6.1.2 算法思想——“溯源”
6,2 动态客流分布状态及流量关系
6.2.1 可行路径集搜索
6.2.2 乘客路径选择
6.2.3 路网时空推演
6.2.4 流量时空关联关系
6.3 运输能力瓶颈区间辨识
6.3.1 客运输送能力计算
6.3.2 换乘通道通过能力
6.3.3 能力瓶颈区间辨识
6.4 能力瓶颈区间疏解算法
6.4.1 单瓶颈区间疏解策略
6.4.2 多瓶颈区间疏解策略
6.5 路网协同管控策略生成方法
6.5.1 车站客流管控方案
6.5.2 路网客流管控方案编制流程
6.5.3 客流管控时段长度设置
6.6 小结
7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管控方案评估体系
7.1 路网客流管控方案评估原则
7.1.1 客流管控时段的确定
7.1.2 管控点的确定
7.1.3 客流管控措施的制定
7.2 路网客流管控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7.2.1 客流管控方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2.2 客流管控方案评估与优化方法
7.3 基于客流管控指数的管控方案评估方法
7.3.1 客流管控评估需求
7.3.2 客流管控指数内涵
7.3.3 客流管控指数计算
7.3.4 客流管控指数特点
7.3.5 基于客流管控指数的管控方案评估方法
7.4 客流管控方案评估案例分析
7.4.1 评估方法验证流程
7.4.2 评估案例1
7.4.3 评估案例2
7.5 小结
8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协同管控决策支持系统
8.1 系统架构及数据需求
8.1.1 系统架构设计
8.1.2 基础数据需求
8.2 系统功能介绍
8.2.1 客流管控方案编制
8.2.2 客流管控方案评估
8.3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