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点爆我们的故事?美国好莱坞每年要收到上万部电影剧本,最后能拍摄的也就是几部。中国现在写小说的人和编剧也非常多,每年也会创作出大量的小说和剧本,但是真正能够出版和拍摄的,只有1%或更少。很多作者和编剧做了大量的无用功,究其原因,就是故事没有写好。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好故事,就如房地产开发商手中的一块好地皮,在长安街或南京路有一块地,就可“拥地自重”,投资方就会蜂拥而至。好的故事是我们写作者和编剧最为关心的问题。
说一千道一万,一句话,我们如何讲好故事,如何点爆我们的故事,如何让故事成为一个爆款的故事?这是我们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书宗旨也在于此。
再次强调:这本书的方向和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讨论如何点爆我们的故事。
我们每天会接触很多人,会经历或听说很多事情,也会看很多资料。有志于说故事的人,常常会萌发写故事的冲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冲击着我们,有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在这些媒介上,我们每天都看到很多故事段子。我们把它们当文化快餐享用,看过了,就丢在脑后面。几年后,真正能够让我们记住的,就是好故事。
怎样做才能让故事永远被观众记住呢?我认为,每一个故事里面都蕴藏着它自身的炸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把故事里面的炸药进行专业的装配组织。要把炸药完美地装配组织起来,这是一个手艺活儿。在适当的时候,按照预期的效果,高明地把这个故事点爆。那样的话,我们的故事就有爆炸性,有震撼力。在海量的信息中升起的蘑菇云,映红了天空,辐射我们的心灵。于是,诞生了一个自己满意、观众惊喜的爆款故事。
“惊爆”才会让人们永远记住故事。故事千千万,只有具有“惊爆”效应的故事才有望制作成电影或电视剧,成为影视剧丛林中的地标性建筑。
引爆我们的故事,让我们激情澎湃,勇往直前,不可阻挡。成功在向我们召唤,我们会走向成功。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巫师”是最早的专业故事员,成功的“巫师”最能捕捉酋长和民众的心理。他可以说雷公雷电的故事,可以说狂风暴雨的来源,可以说天上地下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由此编出很多神和半神人物的故事来,让大家相信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而且说得非常神奇动听,他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酋长和民众。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他还会观察酋长和民众的现场反应,再不断地“引爆”他的故事,让他的故事更具吸引力和震撼力。“巫师”的故事直击人心,深深地影响了酋长和民众的精神及行为。随着岁月的流逝,“巫师”的故事就成了神话,口口相传。每个民族早期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和半神半人的英雄人物。我们的神话故事,就这样代代相传下去。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
犹太民族把他们的历史记录下来,成为一本《圣经》。他们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注入了他们的民族意念,最后拓展为一种信仰。于是,让世世代代传颂他们民族的历史故事。例如《新约》和《旧约》本质上是人和上帝有个约定。这种契约精神,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一种尺度和准绳。
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以及中国的神话故事,同样深刻地影响了民族的文明进程,并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例如,“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即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写过一本《故事新编》,就是把神话故事重新编写,注入了新的角度和观念,目的是给读者以新的解读和思想内涵,可以说这是他“引爆”神话故事的一次尝试。
在我们人类的文化基因里,永远保留着对故事的渴望,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永远吸引着我们。这是我们人类永远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
自从发明文字以后,世界各民族都用文字写下了很多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工业革命之后,有了无声电影。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用丰富的影像手段讲述了经典的电影故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了大量的电视剧。电视剧开始了长篇影像故事的叙说,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好评如潮的电视剧,如《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大明王朝1566》《我的兄弟叫顺溜》等。
但是,总体来看,近年来,平庸的作品越来越多。尤其是抗日雷剧,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作者和编剧越来越多,好作品却越来越少。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现状。
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第一,文学写作和编剧的“门槛”很低。
有人似乎觉得,会码字就可以写作。尤其是网络写手,胡编乱造一些故事就可以挂在网上,通过点击量就可以拿到稿费。不少编剧也是如此,以挣钱为第一诉求,很难做到潜心创作,更无追求精品的意识。这样的作品,缺少打磨,缺少生活,缺少应有的写作技巧。这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基本上属于文化快餐,流于平庸。
第二,跟风创作盛行。
一部抗战剧《亮剑》火了,上百部抗战剧跟上来,越写越神奇,最后演变成抗日“神剧”。一部谍战剧《潜伏》火了,几十部谍战剧跟上来。一部演绎霸道总裁、傻白甜的剧火了,几十部同类型的剧目就接踵而至。因此,故事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平庸作品比比皆是。
举一个逆风而上的例子。我有一个“嫡系”学生,在电影圈被人称为“耿爷”,学编剧出身,一辈子都在做电影发行。他曾经是华谊兄弟的发行总监,当年华谊兄弟很多电影是他亲自操办发行的。发行总是有自身的套路和规矩,这一切对于他来说是轻车熟路。在发行《天下无贼》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按照常规去发行。但是这个电影要在香港上映,香港观众对这部电影和剧中演员一无所知。他意识到必须先点燃人们对于这部电影的热情。
他要引爆这一次的发行动作,即创意出一个爆燃的发行故事来。
他用30万元包了一班从北京开往香港九龙的T97次列车,并将其命名为《天下无贼》号。刘德华、葛优、王宝强等所有主创都在列车上。火车到了香港九龙,香港媒体纷纷对主创人员进行采访。第二天,香港所有的电视和报纸都发布了这条前所未有的“新奇”新闻,轰动了整个香港,这就起到了非常有力的爆炸性的宣传效果。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