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明朝之宦者当国(了解明代政治变迁的关键在于宦官政治)
0.00     定价 ¥ 7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3402863
  • 作      者:
    郑云鹏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语言通俗生动、事件记述详尽准确、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又有新观点,新视角,是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研究明朝宦官政治的通俗兼学术性的著作。不了解明朝宦官政治就不能真正了解明朝政治,此书可谓填补空白之作。


一本全新视角审读明代政治的明史著作——方志远

增加对明代历史真相了解的一部著作——南炳文

架起学术通往普通读者桥梁的一部明代宦官简史——胡丹

澄清人们对宦官误读的生动作品——李建武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宦官制度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要厘清三个概念:阉人、宦官、太监。众多的文史著作和影视作品 往往将三者混为一谈。其实,宦官在特定历史阶段不完全等于阉人,宦官在某些 历史阶段也不等于太监。

阉人是指去势的男子。在春秋时代,竖刁自宫以侍奉齐桓公,他之所以自宫 成为阉人,是因为阉人才能成为诸侯国君的近侍。但阉人并不都是宦官。

宦官在史书之中被称作寺人、巷伯、奄尹、奄士、阉宦、中官、中涓、中贵、 中使、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珰,等等。

东汉之后,宦官都是阉人。但是在这之前,宦官不尽皆为阉人,也有非阉人 出任。《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

可见,西汉之时,宦官不都是阉人。接下来,《后汉书》又载:“中兴之初 , 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此处中兴亦指光武中兴。也就是说东汉一朝开始,宦官全部用阉人充任,除 此之外,其他人不能担任宦官。

 同样,太监在明代之前,并不是由阉人充任。先秦时代的古籍中,一般将“太” 写作“大”,胡三省注释《资治通鉴》,他认为大监就是太监。隋朝开皇年间,主管将作大匠之人称作大监。到了辽代,南面官中的太府、少府、将作、都水、秘书等监的主管都称作太监。元朝的典用、典故、太府、利用、度支、经正、秘书等监,都设有太监一职。

元朝和元朝之前,虽然已经有太监的职官出现,但是极少使用阉人,基本都 是正常男子出任。

到了明朝,情况为之一变。太监专指阉人担任的高级宦官,太监之下设有少 监、监丞、奉御等职级。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担任的职位。

清朝,则以太监作为全体宦官的一般性统称。

可见阉人、宦官、太监三者之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联系。

弄清这三个概念之后,我们再看宦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宦官制度之所以会出现,第一,是王室或皇室为了保持自身血统的纯正性。 后宫佳丽三千,如果用正常男子充任宫廷服务人员,难免会出现他们染指后宫女 子的可能。为了把这种可能完全扼杀,惨无人道的宦官制度出现了。第二,宫中 杂事虽然有宫女,但女子身体力量有限,很多事情不能完成。这就需要去势的男 子来担任宫廷各项杂务的处理,他们在身体力量上有女子不能替代的作用。

早在夏商时代,由于专制王权的需要,加之宫廷规模不断扩大,专家推测, 这一时期出现了早期的宦官。此后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皇室乃至伪满洲国时 期,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于 1996 年去世。

宦官制度在中国延续数千年,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制度并不是中国的专利。 放眼世界历史,使用宦官的国家比比皆是。距今三四千年之前,古希腊、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都出现过宦官。

古罗马帝国的宫廷之中也出现了宦官的身影。著名的暴君尼禄就曾经宣布跟他最宠信的宦官斯普里斯结婚,并且任用宦官彼拉哥成立特务机构,监视天下臣民。

此后的东罗马帝国时代,宦官更是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出尽了风头。东罗马 史上的名将纳西斯、所罗门都是宦官出身。宦官西米尼努斯和尼西塔斯也是著名 的海军统帅。宦官尼西福罗斯还曾经主持过改革事业。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 堡的大部分主教也是宦官出身。

西亚的宦官历史更为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2 世纪,古巴比伦宫廷中 就出现了宦官。此后影响极大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宦官更是被大量用于宫廷和权贵人家。奥斯曼帝国的白人宦官甚至掌握了帝国的教育、人事和财政权。

印度的宦官一直延续到近现代。20 世纪 90 年代,印度的一些大城市尚留存 10 万多名阉宦。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也普遍使用宦官。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日本是一个例外。

让我们回头再看中国的宦官来源,主要有五种:

第一,实施宫刑后的罪犯。罪犯和罪犯的家人被实施宫刑后,送往宫廷服役。 从先秦到秦汉再到隋朝,宫刑作为一种减死之刑普遍适用。我们熟知的司马迁就 是被实施了宫刑。这些受刑者相当一部分成为宫廷宦官。不过,在隋朝废除宫刑后,罪犯在宦官来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第二,抢掠而来的战利品。敌国和前朝的战俘很多被阉割,成为内廷宦官的 来源。也有边地百姓被强行阉割,成为宦官者。明代天顺年间,镇守湖广、贵州的 太监阮让在征伐苗民的战争中,一次性竟然将俘虏的苗童 1500 多人实施了阉割。

第三,进献而来的宦官。王公贵族、地方官员、宦官、藩属国都会进献宦官 供皇室使用。

第四,宫廷招募而来。宫廷根据需要会不定期在各地招募宦官。

第五,民间自宫投充者。这种方式一般明清时代较多,魏忠贤就是自宫投充 入宫的。自宫现象一度泛滥成灾,成为影响明代社会稳定的一个社会问题。

在明代之前,历经千年演变,宦官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了。早在夏商时 代,早期国家制度已经建立。夏禹之后,民主禅让制让位于王位世袭制。而王位 世袭制对于君王后代的血统纯正要求甚高。君王为了维护自己后裔的纯正血统,必然会有使用阉人的需求。

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夏代时期遗址,其中的宫廷建筑群总面积约 1 万平方米。如此规模的宫廷,自然需要大量人员服役,而内外沟通,也需要专人来进行。 由此,宫廷的出现也就成为阉宦活动的舞台。

当时阉割术的出现,也从技术上保障了阉人的出现。种种迹象显示,夏商时 代,早期的宦官就已经出现在了王室内廷。

西周时期,国家制度更趋完善。根据《周礼》记载,王宫内掌管周天子宫女 和女官戒令以及内外通令的就是阉人。除此之外,酒人、浆人、醢人、盐人、幂 人、缝人、守祧等内廷职官都有阉人的身影。这一时期,宦官主要来自刑余之人。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不断下降。原本只有王室才能独 享的使用宦官权,已经被各诸侯国国君僭越。周平王东迁之后,晋、宋、齐、楚、 鲁、卫等大小各国的诸侯国国君,都开始在内廷使用宦官。同时这一时期,宦官 开始介入政治。

这一时期的宦官来源于战俘、罪犯和自宫者。著名的刺客豫让为了替主人智 伯报仇,就自宫入宫,以便行刺赵襄子。

当时的内廷宦官机构多归少府管辖。

 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进入帝制时代。帝制国家机构发展更加完备,宦官制度也随之更加系统化和正规化。

秦汉王朝宦官制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国家通过设立机构、确定官号和职掌、 分别官秩和发放俸禄等方式,明确了宦官机构是组成国家官僚体系的重要部分。 通俗点说,宦官也是官,他们有双重身份:既是伺候皇帝起居的奴仆,又是参与 王朝政治事务的官员。

这一时期的宦官来源于宫刑罪犯、阉割的幼童和自宫投充者。就西汉来说, 李延年、司马迁、许广汉、张贺、石显、弘恭等人就是受宫刑后,成为宫廷宦官。

 魏晋南北朝纷争乱世持续 360 多年。这一时期宦官机构进一步发展,宦官参 与政治的舞台从中央扩展到地方。

  隋唐时期,宦官机构变得更加庞大。内侍省是这一时期新设置的宦官机构, 这一机构完全由宦官把持操控。

唐代宫廷中的宦官主要来自各地进献的阉割儿童和宦官养子,少部分是罪犯子弟。 

唐代宦官对政治的影响力度较之以前,可谓是无出其右者。

宋代沿袭隋唐五代旧制,只不过在内侍省之外,又设置了入内内侍省,二者 皆成为最主要的宦官机构。

这一时期的宦官主要来源于宦官世家和宦官家族,宦官子弟和养子成为宫廷 宦官的重要来源。

与宋朝先后并立的辽、金,它们也沿用了汉民族王朝的宦官制度。

元朝的内廷杂用贵族子弟和阉宦。

值得注意的是,元朝宦官并不都是汉人,也杂用高丽人和其他民族之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