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宏观经济学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2706832
  • 作      者:
    陈晓玲,刘书祥,曾志远,杨海涛,邹红/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晓玲,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和数字经济。

  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增长与就业、货币理论与政策等。

  曾志远,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杨海涛,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和民营企业。

  邹 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口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

二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3

三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览  4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0

一 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  10

二 外生冲击与宏观经济政策  11

三 弹性价格与黏性价格  12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3

一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3

二 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凯恩斯主义  13

三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15

第四节 流量与存量及本书安排  16

一 流量与存量  16

二 本书安排  16

本章小结  17

思考题  17

 

第二章 宏观经济总量的衡量  18

第一节 衡量 GDP  18

一 什么是 GDP  18

二 衡量 GDP 的方法——三面等值法  20

三 宏观经济中的恒等关系  26

四 GDP 的缺陷  29

第二节 衡量物价水平  34

一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35

二 衡量实际 GDP  35

三 价格水平的衡量  36

四 GDP 平减指数与 CPI 的差异和缺陷  40

第三节 衡量劳动力市场  41

本章小结  42

思考题  43

 

第三章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44

第一节 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  44

一 国民收入的生产  45

二 国民收入的分配  46

第二节 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50

一 消费  50

二 投资  57

三 政府购买  59

第三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59

一 计划支出  60

二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61

第四节 影响总需求的重要机制: 乘数原理  63

一 乘数原理  63

二 与政府相关的乘数  65

三 比例税制下的乘数  67

本章小结  68

思考题  69

第四章 经济周期理论Ⅰ: 总需求  70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

一 事实 1: 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 没有规律、 无法预测的现象  70

二 事实 2: 经济周期具有阶段性  71

三 事实 3: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发生变动  71

第二节 产品市场均衡与 IS 曲线  71

一 IS 曲线的含义  72

二 IS 曲线的推导  72

三 IS 曲线的斜率  75

四 IS 曲线的移动  75

五 产品市场的非均衡  77

第三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 LM 曲线  78

一 货币需求  78

二 LM 曲线的含义  80

三 LM 曲线的推导  82

四 LM 曲线的斜率  83

五 LM 曲线的移动  85

六 货币市场非均衡的经济状态  87

第四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IS - LM 模型  89

一 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共同实现  89

二 产品市场非均衡和货币市场非均衡的经济状态  89

三 基于 IS - LM 模型的政策效应 90

四 财政政策调整: IS 曲线移动  90

五 货币政策调整: LM 曲线移动  92

六 政策有效性区域  93

第五节 总需求  96

一 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  96

二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96

本章小结  98

思考题  98

 

第五章 经济周期理论Ⅱ: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99

第一节 总供

一 总供给的含义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99

二 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01

三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06

第二节 短期经济波动分析: AD - AS 模型  108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109

一 总需求冲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  109

二 总供给冲击: 要素获取能力变动和要素组合能力变动  112

三 政策有效性区间  114

本章小结  116

思考题  117

 

第六章 失业、 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18

第一节 失业  118

一 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118

二 奥肯定律  122

三 中国失业基本情况  123

第二节 通货膨胀  127

一 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127

二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后果  131

三 通货紧缩与恶性通货膨胀  133

四 中国的通货膨胀基本情况  134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  135

一 失业、 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136

二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39

三 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140

四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41

五 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  143

第四节 经济周期  145

一 经济周期的定义、 阶段和类型  145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周期理论  147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  148

四 中国主要经济周期理论  152

本章小结  157

思考题  157

 

第七章 经济增长  158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度量与典型事实  158

一 经济增长的概念  158

二 经济增长的度量问题  159

三 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事实  160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164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165

一 索罗模型的基本假设  165

二 新古典生产函数  166

三 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167

四 索罗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172

第三节 趋同与内生增长  174

一 收入差距与经济趋同  174

二 内生增长的含义  175

三 AK 模型  176

四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177

第四节 经济增长核算和中国奇迹  179

一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79

二 经济增长核算的原理和核算方程  180

三 经济增长核算的经验结果  181

四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184

本章小结  185

思考题  186

 

第八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  187

第一节 产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  187

一 国际收支  187

二 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  190

三 汇率及其决定  193

第二节 IS - LM - BP 模型  199

一 国际收支平衡与 BP 曲线  199

二 IS - LM - BP 模型  205

三 IS - LM - BP 模型下的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  206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08

一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假设条件  209

二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建立  209

三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运用  212

本章小结  214

思考题  2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