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风马牛也相及(君紫檀创作录)
0.00     定价 ¥ 5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70223855
  • 作      者:
    李颖
  • 出 版 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君紫檀》由大森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冠投资集团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该片由张以庆导演率团队耗时三年精心打磨完成。 《君紫檀》看似纪录了一位紫檀巨匠——中国当今制作中式古典家具的第一人顾永琦先生和他的紫檀家具,实则却是在用心打捞着中国这个民族传统的精华。 而《风马牛也相及(君紫檀创作录)》则是一本与《君紫檀》创作同步的实录。
展开
作者简介
李颖,1999年进入电视行业,2011年开始随张以庆导演进行纪录片创作,作品有《前世今生》《听禅》等。2014年至2018年,参与张以庆导演**纪录长片《君紫檀》的创作,担任该片的制片人、副导演。
展开
精彩书摘
2014年12月的一天,接到张以庆导演电话,说准备拍一个关于紫檀的纪录片,要我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放下电话,有些奇怪:张导已经八年没有拍纪录长片了,这一次,是什么触动了他?
张以庆:德友,你都以为我收山了吧?我也以为我收山了。
张德友:有些事不是个人以为就行的。
张以庆:我以为都没有用。忽然就睡不着觉了,它就催着你,得干了。咱们做一个绝品,收山,多棒啊。
张德友曾是武汉话剧院的演员,后来转行做了灯光师。从张以庆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到《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听禅》,两人合作已超过二十年。
武汉飞南通,只要一小时十分。这天下午,我第一次看到紫檀家具,也第一次见到顾永琦。顾先生目光炯炯,身材不高但结实,腰板挺得笔直,话不多,气很足。
午餐是顾夫人亲手做的菜,顾永琦之子顾畅陪坐在侧,儿媳华雍奉茶。客厅也是饭厅,大的落地窗外是一面湖水,几只黑天鹅在湖面缓缓游弋。餐毕,大家还没缓过神来,之前一直沉默的顾永琦突然发话了。
2014年12月14日南通顾宅
顾永琦:这个纪录片你们准备从故事的角度拍还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拍?我认为应该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摒弃讲故事的东西。摄制组对我的了解很有限,这样就需要有个目标,把方向定下来,我们根据这个目标定个调子,主题是什么?
你(张以庆)的片子我看过两个,一个是《幼儿园》,还有一个是《舟舟的世界》。《舟舟的世界》我不喜欢看,我认为残疾人能自救,能发挥一些社会影响,也没错,但我们是正常人,正常人要把他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才是主流,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必需的。你那个是表现一种自然的状态,我这里不是,我这里是科学,是意志力,人的意志力在推动科学进步。
面对顾永琦的突然发问,张以庆微微一愣。
张以庆:我们本来没有准备对话,但是今天顾老师先开了个头。您的质疑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是千万别拍成一个故事。您的经历,或许我们只把它作为背景,有的时候我们会把人物变成一个载体。其中有一个麻烦事儿,就是有可能我们俩会博弈,但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博弈能成为特别好的合作。
顾老师,您看过《幼儿园》,可是《幼儿园》和《英和白》完全不一样,《舟舟的世界》也不是您想象的那样。您别介意啊,崇拜您的人太多了,表扬您的话也说得太多了。《舟舟的世界》拍的是健康人,您相信吗?看完了您就明白了,它是说的健康人,说人和人的环境。舟舟在那一群人中,就他活得最愉快、张扬,忽然让人反思,谁有病?你发现没有,我们为什么活得那么压抑?你被扭曲被压抑的时候别忘了,你也在扭曲和压抑着别人。最后结尾我们要哲学地升华,叫:“每个人都构成别人世界的一部分。”
张勇(《君紫檀》执行导演,湖北美术学院硕士,时年31岁):这个片子不像您的家具,有个很明确的目标,把一个旗子插在那儿,大家上,我们把它拿下,不是。我们在不停地碰撞,不停地寻找灵感,是类似慢慢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挖掘秦始皇墓的这样一个工程。我没法跟您清晰地讲我们会怎么去做,这次创作我跟张老师讲过,我们没有参照,很痛苦,就是因为还没有人做到过这个高度,所以我们要做这个尝试和努力。
张以庆:如果能有长一点的时间,比如说八年,可能会更好。可是我们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最后证明我们殊途同归。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要出片子,咱们就得互相信任了,不要博弈到最后,时间不够。咱们之间必须一直要用坦率的方式说话。
您这个领域,您是天,在我们的领域,我不认为我是天,但就拍这个片子,对不起,我是天。您这个片子不是我拍,找张勇拍,没有任何问题,可我和所有人拍的都不一样。
就像我不能说,顾老师,您的家具应该这样做,反过来这个片子怎么拍,还得我说了算,但是您真的有义务和权利提出来,比如您的技术、科技含量。您的核心的东西,就是用工艺解决“千年劫”(注:指硬木家具不留伸缩缝)的问题,可是,我们用什么语言来说?科技的东西,人们不在乎它好不好看,可是片子,我得在乎。p1-3
展开
目录
序:张以庆——中国纪录片界的精神贵族
自序:只有一个张以庆
第一章 这是命是机缘
第二章 第二个下马威
第三章 誓师大会
第四章 时间时间像飞乌
第五章 你是谁?你在做什么
第六章 小瘦子这回深刻了一把
第七章 面对海鹰兄的质疑
第八章 正月初八的破冰之行
第九章 评弹那场戏
第十章 顾氏父与子
第十一章 一架明式钢琴的博弈
第十二章 张以庆,你到底要说什么
第十三章 琴声泠泠
第十四章 关栋天:东方的文气和阳刚
第十五章 今天我退休(兼半年总结)
第十六章 倏忽立秋
第十七章 漆器大师甘而可
第十八章 张斌在《君紫檀》
第十九章 香山下的一壶茶
第二十章 汉元老师
第二十一章 有时我们要强行发光,互相点亮
第二十二章 导演就是半夜醒来睡不着的人
第二十三章 鼓师丁亚林
第二十四章 疯子和天才
第二十五章 初见叶云川
第二十六章 在同济大学的讲座
第二十七章 永琦紫檀的工匠们
第二十八章 张导演的新年致辞及开门十一件事儿
第二十九章 灵光一闪虚实之间
第三十章 升级版拍摄
第三十一章 与段总一席谈
第三十二章 琼姐
第三十三章 谁来推开那扇门
第三十四章 百灵乌和猫头鹰
第三十五章 张以庆的新年礼物
第三十六章 闭关:下半场开始
第三十七章 会是怎样的《君紫檀》
第三十八章 耳朵的审美功能
第三十九章 放大,而不是衰减
第四十章 他是一个八岁的孩子
第四十一章 人生就是不断有挫败感的一个过程
第四十二章 开始剪辑
第四十三章 有门儿了
第四十四章 开篇出来了
第四十五章 开始出酒了
第四十六章 十月致辞
第四十七章 平生第一次补拍
第四十八章 走过最黑暗时光
第四十九章 《君紫檀》后期大事记
第五十章 一些关于创作的碎片
第五十一章 第一次掀起面纱
第五十二章 好评如潮,却也八方争议
第五十三章 顾先生怎么说
第五十四章 答谢放映
第五十五章 三方会审
第五十六章 再见叶云川
第五十七章 “范长江”对“范长江”
第五十八章 展映之路
第五十九章 还是有些在乎
第六十章 《君紫檀》FIPA之旅
第六十一章 北京研讨会:张以庆的诞生
第六十二章 于丹的解读
第六十三章 他们的创作谈
后记1 远不是结束
后记2 我的“幼儿园”——一个录音师的《君紫檀》剧组体验
后记3 张以庆:纪录片不要只是线性地讲故事
后记4 纪录片创作中的“作者”意识——张以庆纪录片研究
后记5 回不去的《幼儿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