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一般影视作品,影视动画人物塑造确实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因为其人物可以是创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而不必完全拘泥于“人”的生活形态。但是,在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上,影视动画的创作者并非可以任意为之,而是必须遵循自身的创作规律,依据一定的塑造途径和要求。动画人物一般都采用简单明了、强化某一个个性特征的方法来塑造,这是因为大多数动画片都以儿童作为受众主体,过于复杂多变的人物是小观众们难以把握的。与之相连,动画片中的典型人物一般均具有两大特征:第一,个性特征非常明显,甚至可以用一两个词鲜明概括,如善良勇敢、敢作敢当、外冷内热、狡猾奸诈等;第二,人物的性格特点被夸张放大。动画片中主角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其性格特征、外貌行为、思维逻辑都来源于人,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动画片中的人物需要在性格的多个侧面中进行筛选、提炼,简化复杂的性格特征,对那些最有典型性、最鲜明、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进行夸张强化,凸显其性格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
就动画典型性格的塑造而言,以下几个要素尤其值得考虑。
一、融合时代氛围(代表性)
恩格斯曾提出,优秀的作品应当“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谓典型环境,就是指能够表现出时代风貌、社会制度、阶级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环境。典型环境是产生典型性格的社会基础,表现出典型性格的社会意义;典型性格是典型环境在具体人物身上的折射,当人物与环境和时代的联系比较特殊而且密切的时候,人物性格就能够充分显示出时代特征和社会状态。典型性格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其中的个性就是特殊的个别性,而共性则是人物在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下所反映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某些共同性,两者的结合使性格的丰富性和整体性都染上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恩格斯明确表示反对恶劣的个性化倾向,即偶然的非本质的性格,而要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①由此可见,人物必须在融合时代氛围的前提下,才能呈现出真实的、饱满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时代氛围成为典型性格的最基本的要求。
美国动画片《铁巨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片中的将军一意孤行,固执地想要将铁巨人置于死地。不了解影片时代背景的观众可能会产生将军性格太极端、太敏感和不可理喻的错觉。其实,影片的时代背景是在冷战之后,美苏为了称霸世界而展开军备竞赛,在一个真实的具有对立感的冷战世界,美国大众普遍缺乏安全感,而将军体现的风声鹤唳的紧张情绪正是特定历史环境中人物的真实心态,人物的行为实际折射了时代的氛围。
我国动画片的开山之作《铁扇公主》现在看来尽管在人物性格塑造、情节发展方面略显单薄,但是在把握影片的时代氛围上仍可圈可点。在勾画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基础上,片中人物的百折不挠、团结一致获得了最充分的理由。影片赋予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恰当运用借喻手法。片中铁扇公主的样子就与当代古装电影中的侠女扮相十分相似,眉清目秀,打扮利落;唐僧和猪八戒的造型基本都符合原著《西游记》中的文字描述,前者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性格懦弱;后者肥头大耳,懒惰自私;孙悟空则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夸张造型,细胳膊细腿,大手大脚。动画片拍成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特殊时期,在总体意图上,《铁扇公主》有意曲折地用打倒牛魔王作为借喻反映出影片的主题,那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讽刺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因此,片中孙悟空的敢作敢为、勇敢抗争;猪八戒的自私自利、懒惰好色;唐僧的懦弱无力、怕这怕那,实际都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某些阶层的共性特征。在反抗日本侵略者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影片人物显示了独特的性格魅力,给人鼓舞,也催人清醒。
二、见证人的生命形式(真实性)
动画片与真人表演的电影、电视相比,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主人公的选择。动画片中的主人公之所以大多是动物、植物或者作者创造出来的其他事物,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动画片的造型是创作者自己设计的,作者具有极大的创作空间;第二,即使最先进的动画技术也依然无法完美地呈现真人表演的真实效果,为避开这样的创作困境,用造型简单的动、植物来代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