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国有企业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0.00     定价 ¥ 66.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2700755
  • 作      者:
    李政,张炳雷,杨思莹,等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精彩书摘
  《国有企业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二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产业链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必然现象,也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
  1.产业链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源自企业创新的推动,产业链是以企业为主体构建的,企业创新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特别是企业数字化创新,打破创新流程各个环节的界限,促进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使得企业创新流程能够有效实现快速迭代。随着互联网技术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再到万物互联,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更新换代,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拓宽产业新空间,推动产业链全面创新。
  二是源自产业格局变化的影响。现有产业链是建立在传统分工基础上的,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形成了固有格局。随着经济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发生格局性变化,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网络化使得信息实时交互、供求精准对接、资源自由流动,不仅提高效率,也重新匹配资源,从更深层次和更广维度推动产业链现代化进程。
  2.产业链现代化的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既要围绕制造业优势领域锻造产业链长板,也要围绕服务业等相对落后领域补齐产业链短板。
  一是锻造产业链长板。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主要在以下方面展开:其一,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产业链现代化的基础,更好发挥制造业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强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其二,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的先发优势,推动形成产业链整体发展优势。其三,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其四,提高产业链质量水平,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其五,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以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为导引,促进区域产业链合理布局和持续优化,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
  二是补齐产业链短板。当前,重点要加大补短板的力度,促进产业体系功能性提升、完整性发展。全面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其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产业,促进多产业、多业态融合。
  其二,加快新服务发展,进一步放大产业链的功能,增强产业链的活力。“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同时,发展新服务要突出创新引领,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促进供给和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多方面参与和多业态融合,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跨界融通发展,尤其强调生产性服务业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形成服务链与产业链合理匹配。
  其三,推进新场景开发。新场景改变了需求取向,重构资源配置方向,从更深层次推进传统产业链的重组和再造。目前,新场景引领新消费势头迅猛,导致产业化跟进发展速度超常。随着人们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的适应性改变,还会进一步扩大数字化需求,营造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培育数字化新业态,从而进一步推进产业链拓展和产业体系完善。
  3.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打破固有的产业流程和界限,实现跨时空链接和快速迭代。在此基础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共建数字产业链。核心是强化共生协同效能,减少中间环节、简化业务流程、优化关联组织、节约交易成本,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同时,数字产业链具有极强的连通性和串联性,贯通产业链各环节,带动上中下游共同发展。
  4.打造数字供应链。通过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构建线上线下、全流程、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其特点是以需求为导向、反向供应链的产业组织方式,注重数据驱动、实时链接、智能配对和利益共享。以数字供应链为依托,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要素共享,实现产业供需调配的精准对接。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与路径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
第三节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第二章 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相关概念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三节 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基础
第四节 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思路和路径

第三章 国有企业在改善经济“脱实向虚”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经济“脱实向虚”现状分析
第二节 经济“脱实向虚”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促进经济“脱虚向实”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建立“高新设备投资特殊通道”制度促进“脱虚向实”

第四章 国有企业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作用
第一节 国有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节 国有企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与成就
第三节 国有企业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驱动机制与制约因素
第四节 新时代国有企业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对策建议

第五章 国有企业在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我国经济安全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国有企业在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为国有企业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