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家罗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在他发表于 2000 年的论文《超越忠实性:改编的对话逻辑》(Beyond Fidelity:the Dialogics of Adaptation)中,首次将互文性理论引入到改编理论的研究之中,他认为改编实际上处于一个互文性的对话关系中,其中的文本在一个无限循环的转换与变化过程中,相互指涉与生成,并没有明确的源头;狭义上,改编是一种糅合了包括原作在内的各种互文本的再创作,改编文本自身又会成为一个互文本,被另一个文本吸收与转换;而广义上,改编又是一个与文化、历史网络中所有话语实践共同构建的“语境文本”的对话过程。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漫画改编动画的神话性与大众性,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文本特征,正是在这样一个互文性对话的语境下形成的,同时又在其中作为互文本,影响着其他文本。本章节,我们将首先探讨研究对象形成的文本特征,与漫画到动画改编形式的关系,之后将会在第二与第三节分别探讨研究对象文本特
征对 21 世纪同类文本的影响,以及这种演变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对话关系,从而构建其完整的历史意义。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