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剧本创作方法与实战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7853490
  • 作      者:
    李颖,苏静
  • 出 版 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颖,北京电影学院文学性剧作方向硕士,现任哇吼(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并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及北京开放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等高校担任兼职讲师。参与电视剧《爱情最美丽》剧本创作,担任院线电影《秘术》《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智爱2026》和电视剧《裸养》的编剧一职。曾与多位优秀影视人在影视作品中有过深度合作。具有电影、电视剧剧本创作及影视技术等专业背景,在美学美育、文化传播等领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

苏静,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影视传播系主任、副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在多个国际电影节担任评委、策展人。先后就读于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卢米埃尔电影与戏剧学院、韩国清州大学电影媒体产业学院,具有戏剧影视文学、电影艺术与视听、影视新技术等专业背景。教学与研究内容涉及电影艺术与技术、影视创作、纪录片、媒介领域跨文化传播等领域,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近20篇。创作经验丰富,同时涉足导演、编剧等多个领域,制作的多部纪录片、剧情片作品曾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入围、获奖。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什么是剧本

在这一章,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剧本。很多人在做剧本工作之前,总以为剧本是能够完全实现影视作品的东西,但其实剧本只是一张蓝图。剧本就好比建筑工程师手中的设计图,在真正盖楼的过程当中,施工团队未必会完全按照这张设计图去执行,因为这张设计图是建立在无中生有的基础上的。

例如,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一座楼从地基开始,一直到外观,小到里面的每一根钢筋的位置,甚至每一条线路的铺设,都要由你来设计。当你完成设计图之后,施工团队才能根据这张设计图着手去盖楼。但是,在盖楼的过程当中,难免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和意外。所以,如果把一部影视作品比作一座楼,那剧本就相当于前期的那张设计图,而不是地基。因此,如果说做剧本工作是为了掌握对影视作品的控制权,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如果说想做剧本工作是因为被影视作品当中的故事吸引,那可以尝试着来做剧本工作。为什么?因为剧本所提供出的蓝图,恰恰就是盖房子所提供的一个模型,就是这种模型,被称为故事。

那么,完成剧本需要做到哪几件事呢?我们在前言里也提到,剧本必须是为银幕、观众服务的。所以,你所写的每一个字,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需要有规有矩的。在这件事情上,很多人会问,剧本的格式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因为剧本是其他工作人员开始工作的前提,它需要为其他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提供最大的便利。你要时刻谨记,你只是一个画设计图的人,而不是盖楼的人。这就是剧本创作的根本前提——明白其实你只是画了一张“设计图”。

第一节 剧本与小说的区别

“在小说中,所有的行为动作都发生在人物的头脑中——在戏剧性行为动作的‘头脑幻景’之中。”“一部电影剧本就像一个名词,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由上述两句话可以看出剧本与小说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电影《智取威虎山》和原著《林海雪原》,在呈现方式上是不完全一样的。再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一段,书里面的描述和剧本的写法就有很大的差异。

……

……

我们在阅读小说和剧本时可以前后对比,对比的时候就会发现,剧本中的每场戏和小说里面的内容都是有出入的。这个出入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因为小说是通过文字来尽可能地引导观众去想象画面的,但是剧本不然,剧本是尽可能地给观众最直接的画面,从而引起观众对人物以及整个画面以外的东西的联想,和小说的文字作用正好相反。这是剧本和小说的第一个差别。

其次,因为小说与剧本的要求不同。小说对于故事的诉求有时没有那么强烈,因为它可以通过文字去修饰故事。有些小说的矛盾冲突并没有那么强烈。比如,李碧华或者村上春树的一些小说,其中情节的冲突并不那么强烈,往往很长一段话都没有任何情节,都是在自言自语或者是描述自己的心情。但是文字的美感以及语言的力量,同样可以让读者形成一种强烈的直观感受。但是剧本不同,剧本的文字是传达不了任何感受的,剧本传达的是画面,是通过这些用文字堆砌出来的画面去传递感受。这是剧本和小说的第二个差别。

最后,剧本和小说的第三个差别是小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结构方式来展示人物,但是对于剧本来说,人物小传是人物小传,故事是故事,这两者是分开来完成的。小说可以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剧本却只能起到聚光灯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小说里,作者可以把主人公的前世今生写得明明白白;而在剧本当中,虽然主要人物也需要被介绍得很明白,但是不需要全都展示出来。比如,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他往往把一个人所有行为的前因后果都用文字交代得非常清楚,但是在剧本中,与剧情无关的事情是不需要提的,剧作者自己清楚即可。

剧本讲究的是聚光灯效应,即在创作之前,你搭建了一个极其完整的世界,塑造了极其完整的人物,但是最终你所展现出来的只能是其中一部分,正如聚光灯所能照到的地方。

如图1-1所示,跟张三有关的人物特点有很多,但是在银幕上,观众不需要看到张三这么多的特点,观众看到的只是你根据故事情节需要张三展示出来的一些特点。所以说,聚光灯只需要打在这些特点上。而另一些聚光灯打不到的点是为了使张三的整个行为逻辑更加合理而存在,虽然它们没有在剧本中被直接提到,但是我们要能让观众透过聚光灯看到聚光灯以外的东西。通常情况下,大多电影虽然不会把主要人物的前世今生交代得事无巨细,但是观众同样也能够了解这个人物。作为一名观众,有时可能会看不到聚光灯以外的东西;但是作为一名编剧,必须要能透过这个人看明白他背后的所有东西,也就是说,要知道他为什么是这样的。所以当你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做人物和故事搭建的时候,要给观众一个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剧本 / 001

第一节 剧本与小说的区别 / 002

第二节 剧本学习的基本要求 / 013

第三节 剧本的“都可以”与“坚决不” / 021

第二章 剧本的基本构成 / 023

第一节 剧本中的故事 / 023

第二节 关于故事的“三段式”操作法 / 024

第三节 故事中的灵魂:什么是动作主线 / 028

第三章 剧本中的人物 / 031

第一节 剧本中的人物分类:主要人物、阻碍力量角色和其他人 / 033

第二节 人物塑造的方法:撰写人物小传 / 038

第三节 缔造人物的需求和动机 / 050

第四节 人物关系要服务于动作主线的搭配 / 053

第四章 剧本中的情节 / 055

第一节 什么是情节与情节点 / 057

第二节 什么是矛盾冲突 / 070

第三节 符合人物需求的障碍设置 / 077

第四节 开端、对抗、高潮、结局 / 083

第五章 剧本中的主题 / 102

第一节 常见的商业片主题类型 / 108

第二节 主题的创作模式:撰写故事梗概 / 113

第六章 剧本的分场景写作 / 118

第一节 剧本的格式要求 / 122

第二节 剧本的台词 / 129

第三节 单场戏与多场戏的写作要求 / 134

第七章 剧本初学者的常见问题 / 141

第一节 片段式的想象力:主线缺乏 / 149

第二节 按下葫芦起了瓢:剧本修改中的取舍 / 154

第三节 真实与虚拟真实的分歧:关于“编”字的魂 / 159

后 记 / 162

剧本节选 / 163

电影《秘术》剧本节选 / 163

三十集电视剧《爱情最美丽》剧本节选 / 179

北京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获奖短片《纪念日》剧本 / 186

北京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开幕短片《社戏》剧本 / 198

三十集电视剧《裸养》人物小传 / 2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