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影坛烛光: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人口述历史(下)
0.00     定价 ¥ 66.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6054731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锦,1967年生,四川人。四川大学图书情报学系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管理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文学硕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戏剧影视系文学硕士、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暨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翻译各国电影五十余部,出版学术专著《信息与传播:研究分野与交融》《电影作为档案》《英国电影编导教育简史》等,出版译著《电影诗学》《玛雅·德伦论电影》《打破玻璃盔甲: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等。2008年起开始担任“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项目采访人与摄像师,采访时长超过1000小时,摄像超过800小时,录音整理超过80小时,主编“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之《长春影事》《长春大业》《峨眉影魂》《影业风霜》等8部。著有直接的口述史学研究论著超过25万字以及理论奠基论著超过80余万字。2016年元旦后开始担任项目专家组组长。
展开
精彩书摘
  《影坛烛光: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人口述历史(下)》:
  陈:您对您的出生地湖北宜都是否有印象?当时您父亲在那里工作吗?您是否听说过关于宜都的往事?
  孙:关于出生地是湖北宜都,只是听母亲说起,至于为何生在宜都则是一概不知,故也无影响。联想到母亲经常说起,我出生后时常迁居,由于喂奶期间吃的是雇佣奶妈的奶,不时要换奶妈,常使我拒喂,因此从小就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多病。影响了一生。例如读中学时,就因体弱多病,主课不及格而留学一级。
  陈:您对自己所受的家教有怎样的记忆和评价?您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如何?如果您犯错,父母会如何教训?如果表现好,会得到怎样的表彰?
  孙:对于家教,我不很满意,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对子女的教育不够,是事实。也许因为子女多,爱不过来。此外就想不出原因。
  陈:您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过节的情形?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元宵等节,您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春节时是否有压岁钱?通常是多少?
  孙:小时候过节印象最深的是中秋,其次是春节。中秋在南方是最好的时光,夏季刚过,天气凉爽,不像夏季那样闷热,汗流浃背,蚊虫又多,只能靠不停地打扇来解热。冬季在南方是冻得手脚冰凉,手、足、脸上长满冻(疮),日子不好过。尤其是我气血不足,冻疮无法避免。唯有中秋时节,不冷不热,气候凉爽,一轮明月挂天空,使人无限(遐)想,加上口咬月饼,真是人间仙境。其次是春节,民以食为天,而春节最大的印象是口福,又有压岁钱可拿,压岁钱多少要看年景了。好年景,可拿到一或两个银元。记得中学时代,春节期间用压岁钱买了一块最起码的挂表,认为是最大的满足。
  陈:您是否上过私塾?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上学的?上的是什么样的小学?您还记得上学第一天的情形吗?当时的学费是多少?作业多吗?
  您上小学期间,曾随父母转学北京,是否还记得在北京上学的情形?北京的学校与您家乡的学校有哪些不同?您会说北京话吗?
  您家乡的味耕小学是怎样的一所学校?您在这所小学里学习了几年?您对这所学校有哪些记忆?
  孙:没上过私塾,我大概是6岁在北京开始上学,学校位置在北京西单附近的,门口还有蒙养院等字样,说的是北京话。其他情况就不记得了。
  后来回到家乡石塘湾定居,别人听我们讲的话不同,称为说的“京话”,很奇怪。但不久我把北京话忘了,改说家乡话,即无锡话。
  北京学校与家乡的不同在规模和人数上,在家乡最初上小学是私立的“味耕小学”。校舍是借用民居,在大厅里安放了几排课桌,不同级别在一起,教师也很少,没有体育课,很简陋的。但是不久,味耕小学大概由于缺乏经费,就停办了,转入比较正规的无锡县立第六小学(简称县六),课程除了文化课之外,还有体育、音乐、劳作等课。四年级开始学外语(英语),课址在镇的中间,占地很少。校舍是双层建筑,另在一二百米远的地方有个小操场,除了锻炼一般的跑跳之外,还可踢足球。
  县里定期开运动会,我们全体由体育教员带领,乘火车进无锡城参加,无锡城里有一个可由各方学校来参加、初具规模的运动会场。
  “县六”除了走读生之外,还有寄宿生,收读附近乡镇的子弟入学。当时外地的寄宿生约有三四十人,方便了附近地区无小学的子弟。寄宿生的宿舍是借用当地孙家的祠堂。校内还有一小规模的厨房和食堂,可供需在校用膳的师生使用。教室附近利用楼梯下一角之地设有小卖部,定期开放,供应简单的文化用品,学生购买笔墨纸砚,教科书等教学用品就地即解决了。
  校内还装有一部电话机,可及时与城里沟通信息。当时镇上一共只有两部电话,另一部装在镇上的宏顺米行里,可随时与城里取得商情。
  1928年前后,镇上立起电线杆,告别了夜里点煤油灯的历史,学校里有了电灯,学生晚上自修改进了照明条件。学校规模不大,学生二百多人,教师十多位。学生每学期交学费不到五元,如果没有政府常年拨款,就无法支撑初级教学。看来地方上的教育经费,必须由政府开支,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初级教育如此,中高级教育更需巨资支撑。
  陈:您是什么时候考入常州中学的?考试难吗?常州中学录取比例如何?在中学期间,您对哪些功课最感兴趣?对哪些老师、同学印象深刻?
  孙:我是1930年考入常州中学①的,也称为五中,大概是江苏省立第五中学。当时常州还有一所私立常州中学,故又以省常中与之区别。
  课程中对英语和化学比较感兴趣,教学中对几何学也喜欢。
  这可能与校方重视或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最不喜欢的是初三年级的簿记。簿记教的是借贷方,老师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理解多少,恐怕很少同学理解它。
  地方上有影响的人士对省教育厅当局提出,对常中委派校长应是留学生的水平,一般大学生还不够格。历来委派校长时总照顾这一点。当时校长是朱簶先生,他是公费派往美国的,专业是教学。他办学主导思想是向重点学校的理工科输送生源。课程除突出英语外,着重数理化。高中的数理化教材直接采用美国高中的教科书。而当时这些教科书由美国进口,由美元折合成银元,所费不菲。就这书费一项就让一般学生负担不起。好在不久后上海龙门书店采用盗版方式,影印出在国内出版的教科书,使书价大幅度下降。(当时中国未参加国际间反盗版一类的协会,未听到国际间对龙门书店的诉讼,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朱校长重视英语教学,除要求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之外,还要练习听、说能力。每逢有操英语的外籍人士路过常州时,总要请来给全体同学听其演讲,有译员在旁翻译,故所讲内容还是听懂的。这样使学生多少接受磨炼机会。冯毓厚老师开的几何学也有很多同学爱听,他理解同学们在什么地方有疑难的重点讲,把一门课程讲活了,同学们自然有兴趣主动学习了。化学是由端木和(端木顺和)老师讲课,端木老师是南京中央大学20世纪20年代毕业的,他讲化学理论之外还开实习课,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同学很感兴趣,他除讲过一般化学理论外,还通过实验自己制造蓝墨水、雪花膏、牙膏、肥皂等日用品。凡是能提高学习兴趣的,自然能提高教学水平。
  ……
展开
目录
司徒兆敦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纪录片教育
从教香港
纪录片思考与教学理念
根源
采访人手记

孙良录采访笔答录
受访人简介
成长与“电专”
“中制”
金陵大学电影教育专修科
在后方
留美
回国之后
从电影工程学院到电影学院
采访人手记
编者手记

王心语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从文工团到电影学院
第一个导演本科班
教育模式:东方西方
培养导演的老师
采访人手记

余倩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编剧班
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
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
电影学院
编者手记

张瑞坤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苏南文教学院
放映班
电影教育转型
实习处
创建录音系
影片实践与教学
采访人手记

郑峨嵋访谈录
受访人简介
燕京大学
电影局与南京电影机械厂
电影学院图书馆
……

编后记:口述史还原电影教育多元观
编纂与鸣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