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故事,电影会怎样拍,短视频会怎样拍?
为什么我拍的短视频,不像短视频?
什么是短视频的“黄金前三秒”?
短视频这么短,有结构吗?
一个短视频需要写几场戏?
短视频编导,为什么要有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场景思维?
什么是短视频的痛点、痒点与爽点?
手机屏幕这么小,短视频怎样吸引眼球?
拍摄素材画质一般,短视频该怎么办?
剪辑软件都会用,你做的短视频为什么没有流量?
第一节 黄金前三秒
短视频的故事开头无比重要。
因为短视频要遵循“黄金前三秒”的创作规律。
什么是黄金前三秒?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了解短视频平台基于大数据的作品推送规律。由于不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规律与数据侧重各有不同,并且短视频平台的数据算法也在不断完善进化之中,因此,以下仅就短视频创作与大数据推送之间的基本关系做简化概述。创作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短视频与大数据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与动态跟踪。
一个短视频创作者,怎样让目标观看者看到你发的作品?
你的作品,就是你的流量通道。
只有持续、稳定地发出优质作品,平台才能发现你的创作标签(内容类目、呈现形式、人设风格),才能将你准确地推送到你的目标观看者眼前。
“持续”,指的是创作者坚持按照一定频率发布作品。短视频平台会根据创作者发布作品的频率,判断账号的活跃度。
“稳定”,指的是创作者坚持在一个垂直类目下发布作品。只有在某一类目下积累一定数量的作品,才能形成可以被大数据抓取的整体创作标签。
“优质”怎么判定?
从大数据角度,如何判定一条短视频作品是否“优质”?
每一条独立的短视频作品,都有自己独立的流量通道,不受其他作品影响。
每一条作品发出时,大数据系统会先分发给你一份基础流量(比如,推送给 500 个用户)。
你需要通过作品达成多项数据指标:完播率、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
从大数据角度,一条短视频作品的完播率、点赞率、评论率和转发率越高,越值得被更多用户看到,因此会被推荐到更大的流量池。
所以,反过来想:为了达成完播率、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短视频创作者应该做什么?
黄金前三秒!
前三秒,相当于一个陌生用户第一次划到你的短视频后停留在你的作品上的最长时间。
写好了前三秒,观看者留存下来,就有很大可能看完整个作品,达成完播、点赞、评论和转发。
只有完播率、点赞率、评论率、转发率上去了,系统才会将你的作品推到更大的流量池,你的作品才有机会让更多用户看到。
因此短视频的故事开头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黄金前三秒,短视频故事该怎样开头?
一、事件冲突式开头
短视频故事要想实现从第一秒就抓人,可以从事件冲突最核心的地方开始。在前三秒里,快速建立起一个具有强烈冲突的故事困境。这个困境会如何发展?该怎样解决?让观看者被困境吸引,从而继续观看短视频故事。
要做好事件冲突式开头,有两点核心技巧:
1. 从事件发展的高点开始故事
为了做出事件冲突式开头,故事可以不从事件的最开头讲起,而是从事件发展的高点开始。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故事一上来就是戏、一上来就是困境,冲突画面在第一时间就强烈吸引观看者。
以短视频《烈火撕咬过来时,是他们挡在了前面》a 为例。该短视频在开始的第一秒,就展现了一个突发情况:火警警报响起,饭店里有人趁乱逃单,女老板立刻追了出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戏剧冲突式开场,饭店里的逃单事件在故事一开始就展现在观看者面前。而且这个事件不是从逃单者进饭店、点餐、吃饭开始的,而是从火警警报响起,老板娘发现有人逃单时的反应开始的。
所以在一开头,事件“突然”发生,甚至一时有点让人看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了?
紧接着,事件进一步发展:逃单的人跑到饭店门口,又意外地站住了。
这时候,创作者表现了一组周围人对该逃单者相貌的反应镜头,通过周围人的反应,观看者可以猜测到,该逃单者以前是因为“玩火”而毁了容。
事件第三次推进:逃单者遮着脸回到了桌前,并且想要买单付钱。
此时,老板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她主动表示不收钱,并且说:“你为我们的安全牺牲太多了,这钱我不能收。”
以上我们看到,该短视频从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事件开始,随着事件不断发展推进,观看者对该逃单者的真实人物身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故事由此进入第二部分:展现该人物的真实身份。随着镜头聚焦书包上的一枚消防员警徽,以及逃单者布满烧伤疤痕的脸,观看者推测出这是一名退役的消防员,开场时的行为并不是逃单,而是听到火警警报后的职业反应。
作品最后以特效镜头刻画了该消防员冲入火海中的勇敢瞬间,使观看者对一名退役消防员的“今天”与“昨天”建立起完整印象,引发对消防员群体肃然起敬的集体情感。
2. 冲突要能引发观看者的强烈情感共鸣
要做好事件冲突式开头,还有一个要点:冲突事件要能引发观看者的强烈情感共鸣。
以短视频《文案在最后一幕》a 为例。该短视频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菜市场的水果摊前,一位阿姨因为钱没带够,想跟别的顾客合买一个西瓜,遭到拒绝;小贩嫌阿姨影响自己做生意,要赶阿姨走。
菜市场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场景。阿姨因为钱没带够遭遇的窘境、小贩嫌阿姨影响做生意要赶她走等情节,快速引发观看者对弱势群体的情感共鸣。该作品正是利用这种情感共鸣,使观看者第一时间迅速认同主角男生的善意行动(主动提出和阿姨合买一个西瓜,并付了全款,没有要阿姨的钱)。
故事的后续情节发展,恰恰是对故事开头建立的情感共鸣的巨大反转:当男生偶然间再次回到西瓜摊前时,他发现阿姨正在要求小贩退钱给她。原来她并不是真的想买西瓜,而是一个吸引别人同情的“惯犯”,把别人赠送给她的半个西瓜卖掉换钱。故事以建立情感共鸣使观看者快速入戏,又以打破情感共鸣深化故事的主题,引发观看者反思:面对社会现象,该如何才能不被“带节奏”?
第一章 短视频的取材特点 1
第一节 捕捉瞬间 3
一、真实捕捉 3
二、角色演绎 5
三、设置情境 7
第二节 强化感受 13
一、感受外化 13
二、幻想体验 18
三、视觉类比 20
第三节 提炼印象 25
一、印象片段 26
二、印象对比 30
三、印象积累 45
第四节 二次创作 49
一、素材借用 49
二、角色模仿 54
三、搬演戏仿 57
本章小结 59
课后作业 60
第二章 短视频的场景构建 61
第一节 用户需求转化 66
一、产品空间 vs 剧情空间 66
二、目标用户 vs 剧中人物 69
三、指定产品 vs 核心细节 72
第二节 典型场景技巧 75
一、痛点式场景 76
二、痒点式场景 80
三、爽点式场景 86
本章小结 96
课后作业 97
第三章 短视频的编剧手法 99
第一节 黄金前三秒 101
一、事件冲突式开头 102
二、人物关系式开头 105
三、人物塑造式开头 108
四、爆点前置式开头 112
五、话语引导式开头 113
六、作者标签式开头 115
第二节 叙述视角 116
一、年轻用户视角 117
二、平民化视角 121
三、个体化视角 124
四、第一人称视角 128
五、人格化视角 135
六、新媒体视角 138
七、当代视角 146
第三节 故事结构 148
上、三段式结构 149
一、情节发展的三段式 149
二、时间进展的三段式 152
三、刻画人物的三段式 155
四、情绪递进的三段式 160
五、版块升级的三段式 165
六、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 167
七、一场戏的三段式结构 170
八、大三段式与小三段式 174
下、两段式结构 177
一、对比两段式 178
二、切换两段式 178
三、分屏两段式 179
本章小结 180
课后作业 180
第四章 短视频的剪辑技巧 183
第一节 强调式剪辑 185
一、景别推进 185
二、镜头积累 193
三、内容重复 195
四、特效强调 201
五、综合运用 206
第二节 省略式剪辑 210
一、省略过程 211
二、状态对比 213
三、突出关键点 214
第三节 时空关系剪辑 219
一、时空重构 220
二、放大时空瞬间 221
三、时空跳跃 223
四、时空平行与交叉 225
五、时空结构 228
第四节 对话剪辑 236
一、对话段落的“三段式”内容设计 237
二、对话段落的轴线与视线 240
三、对话段落的基本机位组合 245
四、对话段落的插入镜头 255
五、对话段落的趣味场面设计 260
第五节 自由叙述剪辑 267
一、叙述视角:第一人称 268
二、剪辑素材:多类型素材混用 271
三、剪辑效果:单位时间内多重表意 276
本章小结 280
课后作业 280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