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经济学大师的通识课
0.00     定价 ¥ 6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728898
  • 作      者:
    徐瑾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经济学大师不是殿堂里的神像,经济学也不是枯燥的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知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决定着你的判断和选择。了解经济学大师和他们的经典理论是普通人步入经济学殿堂非常好的路径。本书为著名财经作者徐瑾继《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之后又一通识著作,她将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世纪论战的焦点人物哈耶克与凯恩斯、世界z大央行的掌舵人格林斯潘、2022年诺贝尔奖得主伯南克、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不确定性系列”作者塔勒布等经济学大师的宝贵思想,通过搭建框架的方式使读者更直观清晰地洞察经济学,更扎实全面的学习经济学,而作者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归纳,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更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徐瑾

知名青年经济学者,“货币三部曲”作者。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微信公众号“徐瑾经济人”(econhomo)与“得到”经济学大师课主理人,曾被权威机构评价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青年经济学者”。

近年出版《白银帝国》《货币王者》等书,连续入选“最受金融人喜爱的财经书籍”。作品畅销海内外,《白银帝国》由耶鲁大学出版社推出全球英文版,被《华尔街日报》《亚洲书评》等权威媒体好评推荐。

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所授课程,多次入围全国知识付费榜单,位列经济类前茅,备受好评。


展开
精彩书摘

对比之下,同党派的胡佛则是一位天生的干预主义者,他认为政府某些“行善之手”帮助企业会达到效果;至于罗斯福,又比胡佛更为激进。在她看来,罗斯福新政延续了胡佛的行善之手,而且更类似莽撞的令人恐惧的实验者,他的前提在于大规模军事化的努力可以换来经济复苏,他甚至可以根据幸运数字来随意决定黄金价格,新政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失业问题,1937年与1938年仍旧一派萧条,20世纪30年代成为美国少有的经济停滞的10年。

早在阿米蒂·什莱斯之前,这类翻案著作已经不少,比如《罗斯福新政的谎言》《危机与利维坦》等。与众不同的是,阿米蒂·什莱斯重新挖掘出大萧条中“被遗忘的人”的角色——无论在真实历史还是后续研究中,这类人的故事确实往往被淹没在对罗斯福的褒贬洪流之中。

“被遗忘的人”,这一概念最早来自耶鲁大学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的观点:当A看到一件对他来说是错误的事情,并发现X正在受其煎熬时,A就与B谈论这件事,接着A和B提议通过一项  法令来纠正这种错误,以帮助X。“他们的法律总是提议决定A、B和C能为X做什么。但是C是谁呢?A和B帮助X没有错,有错的是法律,错误的是用契约的形式将C约束在这件事情上。C就是被遗忘的人,就是花了钱又从来没有被考虑过的人。”作为斯宾塞主义的代表人物,萨姆纳信奉古典自由,他也极力反对福利政策,认为作为纳税主体的中产阶级实际上成为“被遗忘的人”,而政府重新分配不仅效率低下,反而可能使得中产阶层成为潜在福利对象。

当大概30年后罗斯福重提这个概念之时,却完全被置换了概念:出于政治考虑,被遗忘的人不是指C,而是指X,随之C的处境显然更为悲惨,不仅继续被遗忘,还将被要求“响应政治号召去献爱心,使那些政治家们的灵魂得到慰籍”。

在阿米蒂·什莱斯看来,这个C可以是万千被税收榨取现金的小工商业主,也可以是万众瞩目的大人物,比如历经三位总统的财长安德鲁·梅隆、公用事业公司大王塞缪尔·英萨尔、同罗斯福竞争的落败者威尔基等。饶是如此,无论声名显赫还是无名小卒,这些“C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付出代价,同时也被彻底遗忘。被遗忘就代表着被伤害以及被掠夺,然而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却有迥异的看法,换言之,正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再分配与持续博弈有效构成了现代美国的经济、社会图景。典型如美国经济学新贵保罗·克鲁格曼,他就一直很推崇罗斯福新政,认为“前新政”时期的美国如同21世纪初的美国一样,是一个财富与权力分配很不平均的国家,正是罗斯福新政导致教育、医疗、环境等系类不平等改善,为美国经济的“长镀金年代”奠定基础,他甚至曾号召奥巴马向罗斯福多学习。

我们看经济史其实是为了反思。向后看,是为了向前看,也就是所谓从历史到未来。但越接近历史,可能对其本质更加困惑不解。正如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我们看到结果,却无法对原因得到清晰而明确的结论,对与错、是与非、因与果、左与右、干预与放任、自由与管制在诠释之中变得愈加复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也曾承认《大萧条》的编写难度之高,“尽管历史学家们认识到了这些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能说明为什么这场萧条是如此剧烈,而且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这些问题对于现代的历史编纂来说就像是一个谜”。

新政是神话还是事实?干预是否有效?宏观政策短期与长期如何协调?被遗忘的人在今天是否以软阶层的面孔存在?其实这些问题也许不存在唯一答案,但思辨反省过程本身却能够让我们远离粗暴与武断,在比较与印证之中逐渐接近马克思理解历史现象的钥匙。毕竟历史并不仅仅是吹弹可破的薄薄一纸,也不会永远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也很难概括为一句美丽口号了事,历史学家顾颉刚断言历史源自“层累地造成”,这本来就是历史吊诡与迷人之处。


展开
目录

第一模块 市场 通往自由的经济学

第 1 章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核心的是什么 002

第 2 章 凯恩斯与哈耶克:朋友还是敌人? 009

第 3 章 为何要重读哈耶克 016

第 4 章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事实还是神话? 024

第 5 章 罗斯福与凯恩斯:实干家与思想家的结盟 031

第 6 章 货币大师的教训:繁荣好过紧缩 037

第 7 章 20世纪视野中的凯恩斯—哈耶克论战 043

第 8 章 权利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 050

第 9 章 自由选择的愉悦 058

第二模块 制度 国家何以增长衰败

第 1 章 西方为何兴起:李约瑟之谜与东西方大分流 066

第 2 章 财富大爆炸背后的秘密 072

第 3 章 从美国重新理解新经济 078

第 4 章 创新如何决定增长:资本主义的灵魂与宿命 085

第 5 章 大历史之中的中国故事 092

第 6 章 中国模式的前世今生 099

第 7 章 中国模式:“中性政府”昨与今 104

第 8 章 谁来偿还中国巨债 108

第三模块 宏观 危机如何改变世界

第 1 章 债的前世今生 116

第 2 章 印钞者:过去300年,金融如何改变世界 123

第 3 章 如何驯服金融不稳定怪兽 128

第 4 章 最著名的中央银行家:格林斯潘忏悔录 134

第 5 章 伯南克告别演讲:透明是印钞者保持独立的代价 140

第 6 章 亨利·保尔森的危机启示录 147

第 7 章 释放印钞者这个魔鬼,能否解决债务 152

第 8 章 历史制度主义看金融危机 159

第四模块 博弈 社会如何竞争合作

第 1 章 人类如何通过博弈合作 168

第 2 章 人的本性:自私的基因 174

第 3 章 博弈的希望:人是超级合作者 180

第 4 章 错误的行为,正确的经济学 186

第 5 章 东西竞赛的终点:文化还是地理 191

第 6 章 文明与野蛮 198

第 7 章 伟大源自博弈:《美国宪法》签字那一刻 202

第 8 章 作为平衡艺术的政治 208

第五模块 洞察 如何提升认知修为

第 1 章 人是理性动物:动物的,太动物的 216

第 2 章 洞察力修炼:如何成为福尔摩斯 223

第 3 章 复杂的未来:从失控到自控 230

第 4 章 混乱是阶梯 237

第 5 章 反脆弱:杀不死你的,使你更强 243

第 6 章 天才达·芬奇教你的知识技巧 249

第 7 章 上瘾:为什么你停不下刷屏 256

第六模块 投资 软阶层时代的策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