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仿生技术
0.00     定价 ¥ 1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40851781
  • 作      者:
    尹代群
  • 出 版 社 :
    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03-01
收藏
精彩书摘
  《仿生技术》:
  海洋里有两种动物很特别,一种喜欢抓东西,抓住就不放,另一种喜欢吸附在别人身上,当免费的旅行家。前一种动物是章鱼,后一种叫鲫鱼。
  章鱼长有八只脚,很长,好像八条带子,所以渔民们都叫它“八爪鱼”。别看章鱼叫鱼,其实和鱼不相干,它是一种贝类。它们喜欢器皿,平时喜欢藏在其中,吸附不出。人们经常利用它的这种怪癖,让它帮忙于活。
  希腊的克里特岛,由于煤船经常在这儿装卸,海底堆积了厚厚一层煤。渔民们常常捉来章鱼,用长绳子拴住它们,丢到海里去。过一会儿,再把章鱼拉上来,这时每个章鱼都抱着煤块呢。
  还有一则利用章鱼干活的故事。据说上世纪时,日本皇室一艘满载朝鲜贵重瓷器的货轮在日本海沉没。尽管知道沉船的确切地点,但潜水员没法下潜那么深,于是人们想到请章鱼来帮忙。他们把章鱼系上细绳投人大海,沉到海底。章鱼下到海底后,找到罐子,就抱住不放。随后,人们拉起绳子,瓷器就随着章鱼浮出来了。
  章鱼的脚为什么如此有“力”呢?其实并不是章鱼的脚有力,而是它脚上的吸盘有力。在章鱼的脚上,长有强有力的吸盘,它靠吸盘来摄取食物。看过拔火罐吗?在火罐瓶里烧一点蘸油的纸或其他易燃物,然后盖在人体的背部或其他位置,当火罐内的燃烧物消耗了罐中的氧气时,罐内外会产生压力差,火罐就牢牢地吸在人体上了。章鱼的吸盘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章鱼是利用肌肉收缩排出吸盘内的水,造成吸盘的压力差而产生吸力的。章鱼吸盘的吸附能力很强,有时甚至能吸住比自己体重大20倍的煤块。
  科研人员根据章鱼吸附东西的原理,制成了真空起重机。这种起重机用的是吸盘而不是吊钩。工作时像章鱼一样,把装有吸盘的吊臂对准起吊物的光滑部位,就能牢牢地“吸”住物体。用这种起重机,可以吊起重30吨的水泥预制板。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也经常看到利用章鱼吸盘原理制作的小玩意或小把戏。比如“真空吸盘式”塑料挂衣钩,只要把它往玻璃或平整的木板上一按,挤出盘内的空气,就能牢牢地吸在上面。小小的挂衣钩可以挂住一件大衣呢。
  鲫鱼身体较长,头部宽而扁,“后脑勺”长着一个椭圆形的吸盘,盘边有锯齿状的褶皱,像一枚图章一样,因此人们叫它鲫鱼,它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南海和非洲的沿海一带。
  鲫鱼最喜欢用头上的这处吸盘把自己“印”在鲨鱼、鲸、海豚、海龟甚至轮船的底部,免费畅游海洋世界。鲫鱼尤其爱鲨鱼这个特殊“旅游包车”,因为不但可以白坐,还可以狐假虎威,免遭大鱼的袭击,而且还可以分得鲨鱼吃剩下的残汤剩水。对于鲨鱼这个庞然大物来说,鲫鱼这个小东西吸附在它身上,既没好处,也没坏处,也就懒得理它。
  章鱼的爱好是抱器皿,鲫鱼的爱好是“攀附权贵”。人们利用章鱼打捞东西,利用鲫鱼可以“钓鱼”,因为鲫鱼吸附在附着物上很牢固,不容易“撕”下来。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现古巴的当地人就用鲫鱼来捕获大鱼。他们在鲫鱼的尾巴上系上一根长绳子,当鲨鱼或金枪鱼出现时,就把鲫鱼放人海中。鲫鱼一下海,就找到了“攀附”对象,于是渔民们把绳子拖回,就“钓”住了鱼。这种捕鱼方法,现在在我国的南海沿海、加勒比海等地仍为渔民所采用。
  鲫鱼的吸盘为什么会牢牢地吸附在附着物上呢?
  鲫鱼的吸盘中间有一根纵条,将吸盘分隔成两块,每块都有规则地排列着22对—24对软质骨板,这些骨板可以随意竖起或倒下,它的周围是一圈富有弹性的皮膜。贴着附着物时,软质骨板就马上竖直,挤出吸盘中的海水,使整个吸盘形成许多的真空小室。借助外部大气和水的巨大压力,鲫鱼就牢牢地“印”在附着物上了。
  看来,章鱼和鲫鱼的吸盘虽然长的部位不同,结构不太一样,但吸附的道理都差不多。
  根据鲫鱼的吸盘原理,荷兰科学家发明了“吸锚”这种工具。一艘大型海轮只需要十几个吸锚,就能安全地锚定在大海上。利用这一原理仿制的人造吸盘可以用于打捞海底沉船或其他大物体。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认识仿生技术
仿生与仿生学
仿生技术的雏形
仿生学的诞生
仿生技术的发展
仿生技术的未来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仿生
力学仿生
蜂窝与太空飞行器
奇特的仿生建筑物
昆虫界的跳高冠军——跳蚤
苍蝇的平衡棒
液压传动与蜘蛛仿生车
“钢铁机器人螃蟹”——新型扫雷器
袋鼠与跳跃机
长颈鹿为什么不会得脑溢血
不会头痛的啄木鸟
企鹅与极地越野车
从鸟儿到飞机
喜欢吸附的海洋动物
从大象鼻子到水下“飞机”
神秘的“里海怪物”
菲尔普斯的游泳衣
蹲踞式起跑的由来
分子仿生
苍蝇与气味分析仪
蝴蝶翅膀与防伪纸币
蜘蛛丝与仿弹衣
猪拱土与防毒面罩
仿生农药
狗与“电子警犬”
特殊粘胶剂
动物的“海水淡化器”
动物外壳与复合陶瓷材料
荷叶的自洁功能
生物体内的魔术师——酶
奇异的人工生物膜
从“人耳鼠”到“耳蜗移植”
你的味道与众不同
能量仿生
从萤火虫到冷光
蝴蝶与卫星的温控系统
放屁虫与泡沫灭火器
蚂蚁与人造肌肉发动机
……
第三章 未来仿生技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