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河南地域研究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14266163
  • 作      者:
    牛建强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牛建强,1963年生,河南省孟州市人。历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日本皇学馆大学、学习院大学客员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明代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后  记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无论南北,还是东西,都存在着气候、地貌、土壤、干湿等自然条件的分殊,随之塑造出不同地域的生产、交换和生活方式,表现出经济经营模式、社会组织形态、文化习惯构成等方面的差异。即便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大体具有更多统一性的省区,仔细探究之后也会发现,因其内部山地、丘陵和平原的多样,依然存在着诸多差异。即是说,区域差异无所不在。基于这种认知,既需要宏观情形的把控,更需要个别地域乃至更小尺度区域的探究。

具体地域研究的追求,是宏观研究向微观研究迁移的逻辑取径。宏观研究是轮廓式的和粗线条的,便于总体情况的把握,但当和具体地域的细微实际接触时,常表现出诸多的粗疏和抵牾。这就要求两者互为因果,不断互动,相互借助,各自深化,方能达到稍微圆满的结果。具体地域社会的内涵是丰富的,其研究需从多个方面和不同层次展开,也需兼顾历时演变的因素,这样才能呈现出具体地域的立体情状和特征。

就河南地域而言,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以河洛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逐渐奠定了它的核心地位。之后在由酋邦进入国家后,该地区演变为国家的政治核心区域。在随后的轴心时代,这里又成为各种元典思想的发源之地。在经历了中世的漫长演变后,到了唐宋时期,该地域重又回归到都城所在的时代,为区域社会进步积聚力量。到了明清时期,从表面上看,该地域似乎走向衰微,但因诸多特殊因素的存在,其内部具体性状和机制依然含混不清。黄河从河南中部横贯,成为中下游的构成部分,在给两岸带来福祉的同时,更多的时候则是泛溢冲决的灾难和堤防维护的付出。明代河南境内,作为贵族组成部分的藩王广布,王孙繁衍,到了明中期后,庞大的宗禄支出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中原地区因区位居中,成为四战之地,不断的战争摧残和人口死徙,使宗族叠代发展的进程中断,因而宗族组织在地域社会运作中表现出游离性和松散性,而地缘组织和民间力量则成为实际的主角。这些因素的耦合聚变,使得明清河南地域充满变数和具有特色,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求。因此,关于河南地域的研究不只是出于具体地域关注的考量,更是因为该区域和邻接区域特别是和政治核心区之间的密切关联。

30年前,本人曾对明代人口流动和从社会风尚角度对明代社会做过类型性的分析,推出《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等著作,这些成果属于宏观研究的范畴。由于乡梓关系和上述原因,本人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充满兴趣。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书中所展开的某些论题则是之前所做宏观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本书的地域研究成果,除了使用实录、正史等通常所谓的官方材料外,还运用了文集等文献中非传统的书信、歌诗等广域史料。某些课题兼顾了中央阁臣、地方大员之间的互动,也分析了利用科举同年关系推进地方事务落实的具体史实。无论是在多重类型材料的综合运用上,还是在历史运动中多元因素复杂作用的分析上,皆做了一些必要尝试。本书成果只是自己某个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目前正在开展的明清河南地域社会研究的基础。

在论文合集和材料校核的过程中,我的研究生姬明明、王永锋、秦元元、王大帅、张少娜、刘红炜、赵碧云等同学多付辛劳。在编辑和出版的过程中,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保顶先生鼎力相助。本人深为感佩,在此一并致谢。


牛建强

2021年8月12日


展开
目录

编辑说明


战国时期魏都迁梁述论

战国时期魏都迁梁年代考辨

从中都(燕京)到南京(汴京):金王朝的最终覆亡

于谦与明宣德、正统间的河南地方社会

明人王祖嫡行实考述

居阁期间的高拱与河南地方政治

明万历二十年代初河南的自然灾伤与政府救济

明代黄河下游的河道治理与河神信仰

明代开封城市生活的若干侧面:源自诗章的构拟

开封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历史时期豫南泌阳文化的初步认识


附录:李长傅先生学术活动的基石

论文初出一览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