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历史的沸点·第五卷(隋朝:黄金时代的黎明)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7556940
  • 作      者:
    赵海峰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海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197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现居北京。自幼喜欢历史,2016年1月,在荔枝电台开辟专栏,讲述秦汉三国历史故事,已出版“历史的沸点”(1-4卷),受到广泛好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神奇尼姑智仙

在杨忠三十五岁时,杨坚来到了这个世界。算得上是中年得子,杨忠大喜过望,为这个宝贝儿子取名为“坚”,希望他坚韧顽强、健康成长。

父母的美好愿望可以理解,但现实情况是,杨坚自打一生下来身体便不好,就在全家人为此犯愁时,一个出家人主动来到杨家,此人不是和尚,而是一位比丘尼,名叫智仙。智仙直接找到杨坚的母亲吕苦桃,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不必太过担心,此子为满天神佛所护佑,身强体健,将来会大有作为。”

听上去颇为神奇,更神的还在后面。本来杨坚一直哭哭啼啼,谁抱着都不行,但一见到智仙便不哭了,而智仙一走开,他又开始哭闹。

智仙提出了一个“得寸进尺”的请求,希望由自己来抚养这个孩子。杨忠夫妇起初不同意,好不容易中年得子,怎么可能将其交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养育,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是好。但有件事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杨坚出生后,天气异常闷热,吕苦桃为儿子扇扇子避暑,或许是用力过猛,使得杨坚着凉了,浑身哆嗦差点断了气,亏得智仙及时赶到,杨坚才转危为安。智仙说:“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意思是说,这个孩子不是一般人,不能像俗间的孩子一样抚养。

杨忠夫妇本就是佛教徒,听智仙如此说,觉得自己的儿子与佛着实有缘。于是,同意由智仙来抚养,但又舍不得儿子,最终杨忠想了个两全其美之策,从宅子中拿出一部分地改为尼姑庵,由智仙来做住持,将杨坚放入庵中抚养,这样既可以让智仙护佑杨坚健康成长,家人又能随时照看。

即便如此,吕苦桃总是放心不下,控制不住对儿子的思念,偷偷到尼姑庵看望杨坚。谁知就在她抱起杨坚的瞬间,杨坚突然头上长角,身上长出鳞片,作出一条蛟龙的样子,吓得吕苦桃差点把儿子扔到了地上,智仙赶到,见状埋怨道:“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杨忠夫妇自此完全放手,不敢轻易过问儿子的日常生活,“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这个故事记述得比“紫气充庭”更玄乎,也更离谱,不过还是熟悉的味道,当作传奇看看,呵呵一笑即可。

智仙给杨坚起了一个小名叫作“那罗延”,这是梵文音译,在佛典里,是指金刚力士,是力大无穷的神祇。智仙为杨坚取这个小名,是希望他能有一具那罗延金刚不坏之身,平安茁壮地成长起来,这和杨忠给他取名为“坚”,是同样一个期许。

这段经历对年幼的杨坚影响深远,他七岁的时候,智仙郑重地告诉他:“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非常看好杨坚将来的前途,觉得他不是凡人,而是护法金刚转世,注定要成为一代帝王,期望他能担负起济世弘法的重任。这一切都深深烙在杨坚幼小的心灵里,永难磨灭。后来,杨坚在回首这段童年往事时,说道:“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中来。由小时住寺,至今乐闻钟声。”

智仙对杨坚更大的影响是性格的塑造,史书上说幼年杨坚深沉少言,不像其他孩童那样喜欢嬉戏玩闹,这份早熟型人格无疑和他的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天天熏陶在寺院的氛围中,使得杨坚心思沉静,“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就是说,刚刚进入太学的时候,即使是十分亲密的人也不敢戏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小“沉深严重”的杨坚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普六茹忠 …………………………………… 0 0 1

真假弘农杨氏—从北到南 从南到北—十二大将军


第二章 左右为难 …………………………………… 0 1 2

神奇尼姑智仙—最牛老丈人—两姑之间难为妇—庞晃的忽悠


第三章 术士救命 …………………………………… 0 2 1

计杀宇文护—北周灭北齐—都是长相惹的祸


第四章 刀尖舞蹈 …………………………………… 0 2 9

混账皇帝宇文赟—危险的女婿


第五章 杨坚辅政 …………………………………… 0 3 6

骑兽之势不得下—秘不发丧骗五王—群臣被迫选站队


第六章 平定三方 …………………………………… 0 4 3

尉迟迥造反—高颎初露峥嵘—平定三总管之乱—沧海横流识英雄


第七章 代周建隋 …………………………………… 0 5 5

又一场鸿门宴—大隋王朝诞生了—得来帝位并不易—断子绝孙宇文氏


第八章 万象更新 …………………………………… 0 6 6

三省六部制—打破金饭碗—影响深远的《开皇律》—营建大兴城


第九章 突厥臣服 …………………………………… 0 7 7

一碗水端平—突厥专家长孙晟—分化瓦解五可汗—三位闲人搞谋反


第十章 天下一统 …………………………………… 0 9 1

隔江犹唱后庭花—损招最管用—众人献策平陈—打过长江去 活捉陈叔宝— 金陵王气黯然收— 是谁杀死张丽华— 没心没肺陈叔宝— 江南又乱了—苏威的朋党之灾


第十一章 开皇之治 ………………………………… 1 1 9

治标又治本—软实力也要硬—巡视执法—赏罚分明树榜样—抠门皇帝创奇迹—大义公主不大义—“圣人可汗”开先河


第十二章 夺嫡之争 ………………………………… 1 3 5

任性的太子—人见人爱的晋王—太子的儿女亲家—拉杨素下水—最强同盟军—高颎的倒台—最狠小舅子—杨广的最后一击—杨勇的罪状—清除太子党


第十三章 皇家悲剧 ………………………………… 1 6 7

悲催的老三杨俊—有口难言的老四杨秀—贤后还是悍妇


第十四章 弑父谜案 ………………………………… 1 7 9

晚年隋文帝—杨素失宠—仁寿宫谜案


第十五章 文帝功过 ………………………………… 1 9 0

杨坚是个好皇帝—喜怒无常乱杀人


第十六章 大业初年 ………………………………… 1 9 5

五弟杨谅造反—营建东都洛阳—千秋功过大运河—第一次下江都—创设进士科


第十七章 朝中五贵 ………………………………… 2 1 6

亦正亦邪杨素—大业五贵


第十八章 扬威异域 ………………………………… 2 2 4

突厥人傻眼了—重开丝绸之路—走得最远的皇帝


第十九章 一征辽东 ………………………………… 2 3 6

小事件引发大纷争—全国总动员—意料之外的惨败


第二十章 玄感之乱 ………………………………… 2 4 4

二征高句丽—杨玄感反了—下策变上策—杨玄感兵败—多米诺第一张骨牌


第二十一章 内外交困 ……………………………… 2 6 1

当有李氏应为天子—雁门关= 鬼门关—皇帝说话不算数


第二十二章 三下江都 ……………………………… 2 7 1

暗战关陇贵族—宇文述死了—李密来到瓦岗寨—翟让主动让贤—长乐王窦建德—浮浮沉沉杜伏威


第二十三章 李渊起兵 ……………………………… 2 8 8

真假“桃色事件”—李渊不是窝囊废—太原城头竖反旗—一封书信搞定李密—宋老生和屈突通—攻克大兴城


第二十四章 杨广之死 ……………………………… 3 0 8

过一天算一天—骁果军不干了—自作孽不可活—有功无德隋炀帝


第二十五章 曲终人散 ……………………………… 3 2 1

三位隋帝并立—流星一般的王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