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宋代地方官僚制度探研
0.00     定价 ¥ 11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2704548
  • 作      者:
    苗书梅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苗书梅,女,1963年生,河南舞阳人,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宋史、历史文献整理等研究。在《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宋辽金元史》全文转载十余篇。
展开
精彩书摘
  臣观大江之东,绵地数千里,其北则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市)、兴国(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县),控扼江西,实当光(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县)、黄(黄州,治今湖北黄冈市)之冲;其南则赣(治今江西赣州市)、吉(治今江西吉安市)、南安(治今江西大余县),林峒邃密,跨越三路,奸人亡命之所出没,自余郡邑小民,亦皆轻悍好斗,杀人于货之盗,在在有之。臣尝妄论,凡任帅职者,皆当以治兵为先,而帅江右者,尤当以治兵为急。他批评当时不重视武备的习惯,并举例说明,江西虽不和金朝交界,但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加强武备的战略要地。他的五事奏疏,内容很丰富,刘克庄在其行状中将之概括为:“一、令属城各仿豫章,于禁军内团结其强壮者,别为营,且乞推行之于八路”,即请求在浙江东西路、福建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西路和江南东西路,都要加强对禁军的训练。“二、抽江州水军人船十之三,分屯兴国之富池等处;抽鄂州水军十之三,分屯武昌县”,即江州和隆兴府必须加强武备,以便江淮军情紧急时成为稳固后方。“三、缮豫章城”,即加固城防。“四、总管、钤辖阙,于统制中选差,州钤、将副则取诸统领以下之知兵者”,即重视武官的选任。“五、通广盐于赣、南安,以弭汀、赣盐子之害”,即改变赣州、南安军食盐的供给来源,以消除走私之害。原奏章称,次年春“蕲黄失守”,南宋朝廷不得已改武昌县为寿昌军,并增强了那里的防御。“其后,盗起南安,延蔓三道,竭国力讨之,数载始平。人乃伏公先见。”①说明真德秀的建言非常有先见性和针对性。
  再如宋理宗朝,度正知怀安军(治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所奏的便民五事也是以边防为言。他首先讲明怀安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指出怀安军下辖2个县,虽然治理区域不大,但其地理位置重要,拱卫成都府,与州同级,是连接东西川的交通要道。度正指出:
  其地多大山,盘亘数千里,东达于潼(潼川府,治今四川三台县)、遂(遂州,治今四川遂宁市),西达于成都,盖东西之冲,而山川之要会也。当其任者,苟得其人,西川有变,可以扼之于此,而使不得以越吾境而东。东川有变,可以扼之于此,而使不得以越吾境而西。②因此他的5条建议是:一、怀安军地处四川东西部连接的要害之地,应该修治城郭,以消弭盗贼;二、州郡兵力薄弱,增招禁军费用太高,请在农闲时,征集训练民兵,以强壮根本;三、金朝已经衰落,应该断绝其“岁币”,把节省的财赋用来饷军,以宽州县之民力;四、慎选将帅,精练士兵,以节省财赋;五、民间社火的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人员过多,容易被谋图不轨者利用,请禁约社火,以防意外之变。
  另如,李曾伯曾经知静江府(治今广西桂林市)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西南边防,也曾任襄樊制置使,他所奏五事,均关注边防。其中,淳祐九年(1249),他的《帅广条陈五事奏》①陈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1)边防所急,间谍为先。当宋蒙对峙时,宋朝从广南西路能够得到蒙古南下的消息。广南西路得到的这些信息主要来自大理国,中间通过诸多少数民族地区转达,才能到达宋人手中,不同地区之间语言不通,消息传递很慢。因此,他建议四川和湖北的制置使也应该留意从北方刺探敌情。
  (2)蒙古政权攻宋“多出间道”。只有与大理国保持密切联系,巩固大理政权统治,才能增强其抵御蒙古的能力,从而使两广后方安稳。
  (3)广西地处西南边疆,历来驻军不多,城池不完善。所以,团结民兵,储备武器,训练士卒,都是历代帅臣重视的事情,其中增加兵力最为关键。
  (4)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是广西统领诸寨民兵的首要州郡,加强邕州的武官选任,改善宋朝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助于增强西南边防。
  (5)“团结民丁”。即处理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对民兵的训练,是广南西路加强边防的基础。
展开
目录
朝见与朝辞
——宋朝知州与皇帝直接交流方式初探
南宋“便民五事”制度略论
——南宋中央获取地方信息的渠道之
宋代的“使院”“州院”试析
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初论
宋代定差法述论
论宋代的权摄官
宋代知州及其职能
宋代通判及其主要职能
宋代州级属官体制初探
宋朝选人官阶等级及其改官制度
宋代巡检初探
宋代巡检再探
宋代监当官初探
墓志铭在宋代职官制度研究中的价值
——以北宋元丰改制前的监当官为例
从宋朝地方官僚体制看明州监当官设置的特殊性
宋代军资库初探
宋代州级公吏制度研究
宋代县级公吏制度初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