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经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书中详考《春秋公羊解诂》义例,并在此基础上对徐彦《公羊疏》大有补正,是阅读《春秋公羊解诂》《春秋公羊疏》的参考。
2.书内对于汉代熹平石经《公羊传》的考证与复原,以及对《公羊注疏》刊刻过程的讨论,均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范式意义。
3.书内对于《公羊传》“殺”“弑”二字的辨正,解决了困惑千年的“弑君三十六”的问题。
4.书内考证了春秋时代的朔闰,修正了前人考订春秋年月的诸多不善, 其厘清的春秋月表(即书内的《春秋朔闰表》)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确定春秋大事发生的年月。
自來治經,能卓然成就一家之説者,必示後學以軌轍,啓人心以敬慕。
其一曰“難者弗辟,易者弗從”。此曾子言君子之爲學也。人情趨易避難,多愛影響耳食之論,學者不避難,不從易,彊其所不能,乃卓然自立之正道。昔阮元爲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録》撰序,謂聖賢所能,必爲至難,若立一説、標一旨,即名爲大儒,恐古聖賢不若是之易也。阮氏可謂深得曾子之意焉。
其二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慙”。此荀息對晉獻公語,可爲治經者之箴言也。我雖不避難、不從易,然所見、所思、所辨、所得,其視古人又何如哉?必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慙,甫可言放心。以《公羊》例之,設若何休、徐彦復生,陳立以《公羊義疏》質之,可以無慙矣。
其三曰“賞疑從重,罰疑從輕”。此何休注《公羊》之語。人事或有異見,學問容有殊義,若無鐵證,我當如何處之?則褒賞從重,貶罰從輕。經書“俠卒”,傳家不知俠者誰何,猶以未命大夫目之,何其美意深厚耶!此不但問學,亦關德性。賞疑從重,罰疑從輕,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正可彰顯“尊德性而道問學”之精義。
書此三端,願與諸同志共勉。
前 言
目 録
第一章 漢石經《春秋》殘字合證與碑圖之復原
第二章 《公羊注疏》合刻例考
第三章 今本《解詁》弑殺異文考
第四章 今本《解詁》通用字考
第五章 何休《公羊》字氏例考
第六章 何氏外諸侯卒葬日月例考
第七章 春秋朔閏表與經文曆日考證
第八章 徐彦《公羊疏》補正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