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村镇建设动态发展趋势研究
1.1 我国村镇数量变化趋势
我国建制镇的建设发展以1984年为界限,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1953年到1983年是建制镇数量减少和停滞发展的时期。1953年有镇5402个,1982年有镇2660个,共减少了2742个。被撤销的建制镇的规模一般比保留下来的建制镇要小一些,保留下来的建制镇的规模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又有所扩大[1]。
这一时期的建制镇通常以切块设镇、镇乡分设的方式设置,一般情况下镇不管村,镇周围的村庄大多划归乡管辖,建制镇的郊区较小,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多数年份都在75%以上。1982年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低,但也有73.7%[2]。
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165 号)颁布,我国开始推行镇管村体制,建制镇的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建制镇辖区扩充到包括原来的整个乡的范围,镇的郊区扩大,镇非农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90年只有24%,规模较大的建制镇数量和非农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至1997年,县辖镇达到11 122个,市辖镇达到7194个,两者共计18 316个。1999年达到19 184个,加上25 557个乡政府驻地小城镇,两者共计44 741个[1]。
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划中乡镇数量逐渐减少。2002年,建制镇数量达到20 601个,乡数量18 639个,总计39 240个。至2020年,建制镇数量达到21 157 个,呈现缓慢增长趋于稳定的状态。由于撤乡并镇增强小城镇建设的驱动,乡的数量相比2002年,减少10 946个,达到7693个[3]。
由此可见,建制镇的发展逐渐从20世纪以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近年来以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规模较大的建制镇的数量和人口所占比重适当上升,规模较小的建制镇数量和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建制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得以优化升级。
我国地域辽阔,村镇规模庞大,不同地区的村镇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村镇环境卫生较差、能耗不断增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越发突出,距离村民需求的人居环境和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村镇建设动态发展趋势,本书研究团队对我国多发展阶段、多产业类型、多省份的村镇对象进行调研工作,走访了陕西、江苏、青海、山东、山西、河南、浙江、甘肃、重庆、河北、贵州等11个省市下辖的98个村镇,筛选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数据档案建构,归纳出建设形态演化基本类型,完成村镇空间形态演化图谱。全国村镇数量2002~2020年变化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全国村镇数量2002~2020年变化图
1.2 我国村镇建设发展的典型空间形态
村镇空间形态是城镇各种物质要素构成及其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是村镇的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发展因素与动力机制、功能组织与空间结构、规划师和管理者与村镇居民等互相作用的结果。但是由于各个村镇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因素的不同,村镇的发展模式类型也差异巨大。故采用多元连续剖面研究方法,提炼中国典型村镇建设形态发展的基本特征、重要规律和空间形态,通过对村镇历史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现将村镇发展类型分为线状发展型、面状发展型、内部充实发展型、跳跃发展型、收缩发展型、突变发展型和混合发展型7种类型。
1. 线状发展型
线状发展型是指村镇的形成或者在近现代发展所塑造的空间形态的主导因素为某一条或几条特征清晰的交通线或者水系,该线称为线状发展的轴线。在镇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沿轴线扩张、沿轴线布局”的特征(图1-2、图1-3)。
1)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
图1-2 不同历史时期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空间形态图纸
2)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村
图1-3 不同历史时期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村空间形态图纸
2. 面状发展型
面状发展型是指村镇的形成或者在近现代发展所塑造的空间形态由核心、轴线的不同方向和模式的发展动向共同决定。建成区规模往往逐渐扩大,核心扩张,若存在多核心,往往在核心与核心之间呈现出填充发展的动向。呈现出“内部填充、外部扩张”的发展特征(图1-4、图1-5)。
1)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
图1-4 不同历史时期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空间形态图纸
2)西安市鄠邑区草堂营村
图1-5 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市鄠邑区草堂营村空间形态图纸
3. 内部充实发展型
内部充实发展型是指部分旧建成区改造升级,但是其他建成区没有明显变化的村镇发展模式。该模式一般表现为上述某一种发展模式的一个特定周期(图1-6、图1-7)。
1)枣庄市滕州市西岗镇
图1-6 不同历史时期枣庄市滕州市西岗镇空间形态图纸
2)徐州市沛县张寨镇陈油坊村
图1-7 不同历史时期徐州市沛县张寨镇陈油坊村空间形态图纸
4. 跳跃发展型
跳跃发展型一般是利用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在用地条件较好的地域另辟新地作为工业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在地域上距镇区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5 公里,还可方便地利用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图1-8、图1-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