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味红楼》的写作,既是作者长期的积累,也出于偶然的机缘。作者13岁初涉《红楼梦》,虽读不懂书中的诗词和文言段落,采取跳读的方式阅读,却还是被它那趣味盎然的情节故事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吸引,不知不觉成了《红楼梦》的爱好者,一直到80多岁,仍痴爱不减。退休之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阅读,断断续续,不记得读了多少遍。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意会,而集中到一点,就是反复体会书中的人生之味和艺术之趣。虽然也写过两本论红学艺术的书和几篇论文,但觉得仍没有从深处、细处去探讨研究《红楼梦》的艺术性,没有领略其奥妙,就是说没有真正解味。20多年来,“解味红楼”这个梦想一直在心里盘旋。
《解味红楼》主要是写给青年《红楼梦》爱好者和初涉红学者,针对他们遇到的普遍问题,采取对话式文体(如“红楼晤语”)写成,但大部分内容却不适合这种体式,不能深入细致地阐明问题,也显得单调,易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所以多数内容仍采取分章论述。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空泛议论,而是紧密联系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使行文有骨有肉,观点和结论在分析阐述中得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