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解味红楼
0.00     定价 ¥ 7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9335217
  • 作      者:
    陈继征
  • 出 版 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继征,河南长垣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62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参军到总参三部任参谋,有25年军旅生涯。1986年转业到西安交大,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有《红楼梦艺术论》《三国演义智谋论》《中外名著精义》《莘莘学子读红楼》《理工大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等9本。2001年3月退休。
展开
内容介绍
  《解味红楼》的写作,既是作者长期的积累,也出于偶然的机缘。作者13岁初涉《红楼梦》,虽读不懂书中的诗词和文言段落,采取跳读的方式阅读,却还是被它那趣味盎然的情节故事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吸引,不知不觉成了《红楼梦》的爱好者,一直到80多岁,仍痴爱不减。退休之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阅读,断断续续,不记得读了多少遍。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意会,而集中到一点,就是反复体会书中的人生之味和艺术之趣。虽然也写过两本论红学艺术的书和几篇论文,但觉得仍没有从深处、细处去探讨研究《红楼梦》的艺术性,没有领略其奥妙,就是说没有真正解味。20多年来,“解味红楼”这个梦想一直在心里盘旋。
  《解味红楼》主要是写给青年《红楼梦》爱好者和初涉红学者,针对他们遇到的普遍问题,采取对话式文体(如“红楼晤语”)写成,但大部分内容却不适合这种体式,不能深入细致地阐明问题,也显得单调,易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所以多数内容仍采取分章论述。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空泛议论,而是紧密联系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使行文有骨有肉,观点和结论在分析阐述中得出。
展开
精彩书摘
  《解味红楼》:
  至于兄弟姊妹之情,也有亲密无间,互相关爱的情况,例如元春与宝玉,也是姐弟情深,关爱有加。宝玉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认得几千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自入宫后,元妃时常带信给父兄说:“千万好生抚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眷念之心,刻刻不忘。游园时,听说有几处匾额为爱弟所题,深感欣慰,未负其平时殷切之望,因此故将宝玉所题用了。后出园入内省亲,本来只许贾母、父母贾政王夫人和众女眷参见,其他男眷不得入内。但元妃打破惯例,特宣宝玉前来相见。命宝玉近前,元妃携手揽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前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可见平日思念之苦,今日久别重逢之乐,故喜极而泣。省亲之后,元妃命诸姊妹入园居住;怕冷落了宝玉,于是也命他入园居住。长姐弱弟情深何许!不言而喻。
  宝玉与探春这个同父异母妹妹,相处融洽,彼此关爱,经常嘘寒问暖,温情脉脉,是大观园里一对令人羡慕的兄妹花。这从探春呈给宝玉的小简可以看出他们的高情雅意:探春偶感风寒,宝玉亲自探视,嘘寒问暖,并数迁侍儿问切,兼以新荔并真卿墨迹相赠,让探春深为感动。她要发起诗社,首先致函宝玉,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宝玉看了信笺,不觉喜得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兄妹亲情,感人至深。
  平时宝玉与探春的关系亦极为密切,与别个姊妹不同。一天,大家在园内聚会,各找伙伴,说说笑笑,一片欢乐景象。唯独宝玉、探春躲在一旁拉家常,说体己话。只听探春对宝玉说:“二哥哥,这个月我又攒下一吊钱,你拿去给我买些东西吧。”宝玉说:“我倒是大会大庙去逛,给你买什么呢?”探春说:“买些好看好玩的东西,就像过去买的那些泥人儿、小篮篮等。”宝玉说:“那好办,叫小幺儿买两车回来。”探春说道:“小厮哪能行!我要你亲自挑一些精致的买来,我再给你做一双和上次一样的鞋。”宝玉说道:“提起做鞋,还引起一件可笑的话:赵姨娘听说,埋怨道:‘自己的亲弟弟,鞋塔拉袜塔拉的,不给做,倒给外人做。”’探春一听,立马怒斥道:“怎么,难道我是做鞋的!……”宝玉说:“她自然有那种想法。”宝玉这句话,无意中刺到了探春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愈发生气地说道:“连你也糊涂了;那不过是她的阴微下贱的想法!……”正说着,薛宝钗走来,笑道:“倒是兄妹亲,两个躲到这里说体己话呢,难道我们听听都不行?”这才说笑着走了。
  宝玉对妹妹探春是这样温情关怀,对二姐迎春和四妹惜春,也是情深义重。宝玉听说迎春遭受中山狼孙绍祖的践踏蹂躏,过着非人的生活,非常气愤,要王夫人立即派人把二姐接回来。他对惜春也是疼爱有加,这里不再赘言。
  宝玉和史湘云也有极深的感情。湘云是史太君的侄孙女,从小就没了爹娘,老太太非常怜爱这个小姑娘,就接来身边养着,同宝玉一起睡在贾母房中,成为宝玉的玩伴儿。宝玉叫她云妹妹,她叫宝玉“爱哥哥”(湘云有咬舌的毛病,把“二”说成“爱”),两人常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形影不离,情如兄妹。长大之后,湘云回到史家,但隔一段又来到贾府。一回到贾府,第一个找的就是“爱”哥哥。两个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湘云是个大乐天,又是一个话篓子,性格豪爽,爱穿男装,她与宝玉站在一起,众入都说“他两个倒像一双兄弟”!他们形影不离,有时玩得不分昼夜。湘云又有个金麒麟,正合“金玉良缘”的说法,这曾让黛玉吃过不少次的醋,也让袭人担过不少的心,直到湘云订了婚,那种疑虑才消除。
  贾母除对宝玉、黛玉和湘云的溺爱疼爱外,还特别喜欢凤姐,也是她的眼珠子,亲切地叫她“凤哥儿”。贾母爱凤姐的精明能干,又是贾府的“总理”,治家有方;尤其喜欢她的风趣戏谑,那凤姐又特别善于拍马溜须,恭维邀宠,且能拍到正地方,让老太太开心快乐,舒坦欢笑,所以她成了老太太的心腹弄臣。这里举两个小例子。一次在藕香榭聚会,贾母说史家也有一个水池,她几岁时在那里玩耍,不小心掉到池水里,差点被淹死,鬓角处磕破了一个洞,如今还留下一个凹。这时凤姐打趣说:“老祖宗寿大福大,把这个凹填满了,倒鼓起来,像寿星老儿头上的那个疙瘩。若是那时淹死了,这么大的福让谁享去?”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了。有一次,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和凤姐斗牌,老太太赢了,凤姐不想给钱,薛姨妈说凤姐小气,凤姐指着贾母存钱的柜子对薛姨妈说:“姨妈快看,那里头,不知道老太太赚了我多少钱去了。”说着就把所有的钱都放到桌子上,笑道:“这一吊刚进去,柜子里的钱又招手了。放在这里,一下子进去,省得柜子里的钱着急。”又惹得一阵笑。贾母也笑着说:“凤丫头学的越来越贫气了,恨得我牙痒痒,要撕她那嘴!”又是一场哈哈大笑。老太太不仅不生凤姐的气,还说娘儿们在家里原该这么着,有说有笑,生活过得才有意思,不至于沉闷寂寞。老太太是一个懂得生活、会说话、会享受生活的人。这样的细节,表现出贾府亲情和睦的一面。
  ……
展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无材补天”创新天
一、悲剧人生
二、旷世奇才
三、研血为墨,滴血成字
第二章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和评价问题
一、《红楼梦》后40回非高鹗续作
二、《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
三、怎样评价《红楼梦》后40回
第三章 红楼晤语——答疑解难

中篇
第四章 《红楼梦》的艺术构思
第五章 《红楼梦》人物再论
一、论薛宝琴
二、尤氏姐妹
三、李嬷嬷与赵嬷嬷
四、周瑞家的与王善保家的
第六章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一、人物的孕育与创造
二、人物塑造的方法
第七章 《红楼梦》的艺术技法
第八章 红楼写情
第九章 红楼写梦

下篇
第十章 《红楼梦》的诗情画意美
第十一章 《红楼梦》的悲剧美
第十二章 《红楼梦》的艺术创新和成就
一、《红楼梦》充满了理想和诗意的光辉
二、文学创作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三、含蓄的艺术风格
四、艺术技法的创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