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认知诗学(第14辑)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3975288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辑继续系统介绍和评价国外认知诗学的前沿性资料与信息;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文学问题,分析文学品;探索认知科学与文学、文化、语言、翻译、教学等多方面的联系及应用,为这一新学科的发展持续提供有价值高水准的前沿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支宇,文学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比较诗学、当代文艺思潮与认知文化研究。 先后负责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公开出版有《视觉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的具身观看与自由知觉》《具身的进路: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认知与观看方式》等著作,3次荣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认知诗学》是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专业性学术辑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主办,每年6月和12月出刊,现设有名家特稿、认知范式专栏、认知文体批评、认知诗学本土化、认知诗学关键词、前沿译介、书评速递等栏目,论文理论性、实证性、综述性、创新性、学术性强。

本书为《认知诗学》的2023年秋季号,总第14辑,由名家特稿、学术笔谈•广义认知诗学的当代建构、认知文体批评、认知艺术研究、空间认知与文学地理学批评、学术书评六个版块组成,系统介绍和评价国外认知诗学及认知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动态,提供相关学科的前沿性资料与信息;结合中国文化和文学实际,探索认知诗学本土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实现路径,使认知诗学服务于中国的文学艺术研究和文化发展。


展开
目录

名家特稿
 Reading,Fast and Slow  Karin Kukkonen
 阅读的快与慢  卡琳·库科宁著;李方超  高琳佳  译
学术笔谈·广义认知诗学的当代建构(二)
 广义认知诗学的话语谱系  熊沐清
 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张法
 关于美国文学研究范式的思考  杨金才
 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诉求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  尚必武
 认知诗学2.0:“广义认知诗学”的内涵、方法与路径  支宇
认知文体批评
 从认知诗学视域看宋代文赋的“知性之美”——以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为中心  刘朝谦
 汉语古典诗论与诗词语言的具身认知理据  杨文滢
 图形-背景理论下《晚熟的人》的认知诗学阐释  王超  任凌志
认知艺术研究【特邀主持:彭肜教授】
 三重认知维度下的瓦格纳“乐剧”解读——兼论相关解读对认知艺术研究的启示  江松洁
 认知诗学与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湖北青年艺术  王苑
 离身心智与具身情感——大众风险认知视域下中国灾难电影的创作流变  迟顺功
 原始劳动、身体节奏与音乐艺术的起源——“认知音乐学”理论视域中的卢卡奇音乐节奏理论  刘可
空间认知与文学地理学批评
 空间认知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话语流变——从“自然地理”到“身份政治”  王小平
 李杜山水诗中的巴蜀文化英译研究  谭永利
 地理分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研究——以1870-1970年出生的美国作家为例  刘芸含  董勋
 文学地图视角下的《台北人》研究  钱仪泽  谭永利
学术书评
 幽默的具身研究:《身势幽默:文学、具身认知以及身势语动力学》述评  何辉斌  王佳希
 文学审美认知的跨学科新探究——评《象征主义戏剧的认知隐喻研究》  付佳琦  于凤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