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说美丽的谎言
儿童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绝不可掉以轻心。让孩子了解生命来源的真相,让身为父母的你洞悉孩子的心语,这样,孩子才会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是从哪儿来的?”当孩子面对生命的疑惑而稚嫩发问时,爸爸妈妈们都在努力用最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解答。但是,相信有不少父母被孩子问及这个问题时,都会感到难以启齿或不知所措。事实上,孩子对于自己的由来感到好奇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种求知欲应给予满足和认可。父母主动和坦诚地向孩子述说生命的诞生,不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会让孩子明白自己是父母相爱,有目的地诞生出来的。在孩子有此好奇心,但尚无性冲动的时候,及时、适当地对他们进行性知识的启蒙教育,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认识到性、生育、人体、家庭等人生重要概念,以免将来被错误的认识所误导,可以防止健康的性取向被扭曲。
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是包括我们当年在内的孩子们极关心的问题,作为大人根本没必要回避。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比我们想象的早熟,而且他们敏感任性,回避问题只会令孩子对这一过程更有神秘感,更有好奇心,更会以不正常的目光去探寻事情的真相。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小脑袋瓜也一天天变得深不可测,作为父母非常有必要让他明白事情的真相。
尽管绝大多数家长大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一定能做到,他们常常编织着各种美丽的谎言来敷衍孩子。有的说是从路上捡到的,有的说是从树丫上结的,有的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种种回答不一而足,但这些“善意”且愚蠢的谎言总的来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孩子天真无邪,这种美丽的谎言也只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虽然有的人回答比较灵活,但仍然不提倡。比如有一同事的女儿曾这样问同事,同事早有准备:“爸爸给了妈妈一粒种子,妈妈把种子吃到肚子里就怀孕了,然后生下了你。”女儿:“爸爸的种子是从哪来的?”同事想了会儿说:“爸爸从超市买的。”其实现在的子女有很多都懂事较早,这种谎言根本骗不了她。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位阿姨问她儿子:“儿子,知道你是从哪来的吗?”儿子不假思索:“从你肚子里呗!”“不对,你是有天妈妈经过垃圾箱,听到你哭,就把你捡回来了。”儿子恼了:“我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你肚子上还有疤呢!”边说边掀他妈的衣服寻找证据。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给小孩子讲生命科学知识,妈妈们都有些为难,由于传统观念太深,性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禁区。虽然“我从哪来”,“我是谁生的”的这些问题着实让家长们头疼,但回避绝对不是办法。这种“父母不说、老师不教、课本没有”的性教育,只能靠孩子们“摸着石头过河”也是很不文明的现象之一。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在有关资料上看到一个专家建议说:妈妈好比是大地,爸爸好比是种子,种子掉在大地上,于是生根发芽,生出了你。这种不着边际的回答,只是文学语言,根本没有实际意义。给孩子们的回答必须真实,尽管和盘托出也必须有一定的方法。
因为孩子还很小,适当的时候,父母可以像讲童话故事一样,让小小的心灵乐于接受。比如:“你是一个长翅膀的小天使,一直在天上飞啊飞,想找一对特别爱你的爸爸和妈妈。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相爱了,结婚了,特别想要一个像你一样可爱的小天使。爸爸和妈妈花了很多的精力终于找到了你——一颗小小的种子,就像一粒米那么大,请老天帮忙种在妈妈的肚子里。爸爸和妈妈经常给你好的营养,给你听音乐、讲故事,一天天盼你长大。终于在十个月后,你长大了,把妈妈的肚子顶得像个小山!后来,爸爸把妈妈送到医院里,医生小心翼翼地把你从妈妈的肚子里拿了出来!”
这个回答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是可以给他讲的,也算一个能听懂的答案。但如果孩子大了,这样讲绝对是不能的。总之,作为家长,至少要让幼年子女明白:
需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才会开始有宝宝。
宝宝在妈妈肚子内一个“为孩子准备的特殊宫殿里”成长。
只有女人才会生宝宝,但是为了有宝宝必须要有男人。
只有妈妈才可以用她们的乳房喂孩子奶,“爸爸没有这种装奶的房子”。
女孩子长大可以做母亲,男孩子长大可以做父亲。
母亲和父亲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的,缺了谁都不可能有孩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