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及实现机制研究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10200774
  • 作      者:
    王冠中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冠中,男,安徽宿松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2-2013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CSUSB)健康科学系做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兼职: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成长服务联盟特聘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政治学与行政学会理事,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曾获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等人才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健康政治学与国家健康治理,中共党史党建。专著有《社会资源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十年内乱与抗争》等。曾在《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独立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转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及实现机制研究》讲述了在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始终面临着健康资源紧缺和人民需求急切的矛盾。在此种情况下,要有效防控疫病,化解卫生风险,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必须在信任的基础上,实行政府“上下”、“左右”和“内外”等多方协同,实现疫病防控模式从“单中心孤军奋战”向“多中心通力协作”转变。经过70年的实践,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经历了从初期的应急式协调,到计划体制下以行政协调为核心的政府协同,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混合型政府协同这一历史演进轨迹。总结经验,新时代中国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推进政府协同实现机制现代化,努力从政府协同实现机制向混合型政府协同实现机制转型,这也是提升政府健康治理水平和推进国家健康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及实现机制研究》:
  三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染病肆虐和开展传染病全球治理问题展开的研究。传染病给人类文明史笼罩上了一层浓厚的阴云,对传染病的最早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王国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当时,人类将传染病视作上帝的诅咒,对这种诅咒束手无策。好在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全球范围内的商贸、旅游、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基本上还是封闭割据,各自为政,这无形中为传染病的流布设下了一道天然屏障。但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先进的交通、通信技术帮助下,人类信息传输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快至几秒钟便可到达;就是亲临而至的话,也不过数小时的事。麦克卢汉用“地球村”这一概念,表达了全球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空间变得极度局促的现实。此种状况给细菌、病毒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全球舞台,正如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沃尔夫所言,人类所穿的靴子“今天踩在澳大利亚的泥地里,明天就踏进了亚马逊河”②,这极大地加速了细菌和病毒的全球传播速度。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大量致病性细菌、病毒也向人类袭来。对传染病的有效治理,已不再是某个地区、某个国家通过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使命。
  人类对传染病的全球治理,行动先于理论。14世纪中叶,随着黑死病在西欧的传播,欧洲各国政府开始尝试对进出港口的轮船、货物实施检疫和“隔离”。从14世纪到20世纪初,全球范围内流行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麻疹、天花、斑疹伤寒、霍乱、西班牙流感等,不仅给人类生命带来极大损伤和威胁,而且也从客观上增强了人类应对传染病的能力。国际范围内先后发展出一套包括隔离、检疫、组建国际卫生组织和颁布国际卫生法规等在内的传染病治理对策。相应地,学界对传染病全球治理的研究也逐渐兴起。尤其是20世纪以来,这方面的成果与日俱增。如汉斯·金瑟于1934年出版的《大鼠、虱子与历史》一书,梳理了遭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人类历史;查尔斯·温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流行病的征服》,记载了霍乱从亚洲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过程;罗森·乔治1953年出版(1993年再版)的《公共健康史》,作为流行病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作,追溯了人类监测、根除流行病的历程。这些研究成果的共同特征,都是以全球视野为传染病治理寻找良方,且非常注重对人类防疫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为21世纪的传染病全球治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21世纪降临以来,传染病并没有随着人类防疫技术和卫生科研的进步而减少。2016年的相关报道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冻土层融化,75年前在炭疽瘟疫中死去的驯鹿尸体裸露,致使当地超过40人和将近1500头驯鹿感染了炭疽,迫使俄罗斯不得不派遣生化、防辐射专家和军队抵达现场抗疫。这个事实表明,一些古老的看似被人类灭绝的瘟疫,有可能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随时会卷土重来。还有,新世纪初接二连三的新型传染病疫情,如非典、禽流感及其变种、埃博拉等,更是给那些误认为人类已经彻底征服传染病的乐观主义者以当头棒喝。在人类防疫实践的敦促下,学界对传染病全球治理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例如,由加拿大的马克·扎克和塔尼亚·科菲撰写的《因病相连:卫生治理与全球政治》一书,以六章的篇幅叙述了人类开展传染病全球治理的历程,20世纪全球卫生治理的过程、内容和特征,传染病全球监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卫生援助计划的变革,全球传染病治理的药品获得,当代全球卫生治理的特点、机制和反思等,强调了新世纪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多边合作对形成全球传染病多层治理的价值①,是传染病全球治理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政府协同的概念、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政府协同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 政府协同的支撑理论
第三节 行政协调:政府协同的早期实践
第四节 大数据与政府协同的展开
第五节 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实践中的政府协同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一节 鼠疫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二节 霍乱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三节 天花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四节 国家疫病防控体系初建中的政府协同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疫病防控中政府协同实践评析

第三章 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一节 血吸虫病的流行及危害
第二节 血防机构组建运行中的政府协同
第三节 血防科研中的政府协同
第四节 血防宣教和群众动员中的政府协同
第五节 五十年代血吸虫病防控中政府协同实践评析

第四章 新时期艾滋病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一节 艾滋病的蔓延、传入及危害
第二节 艾滋病防控政策制定执行中的政府协同
第三节 艾滋病防控机构组建运行和防艾科研中的政府协同
第四节 预防艾滋病宣教和国际合作中的政府协同
第五节 新时期艾滋病防控中政府协同实践评析

第五章 新世纪非典防控中的政府协同
第一节 非典的蔓延及危害
第二节 疫情监测报告中的政府协同
第三节 疫病危机化解中的政府协同
第四节 非典防控国际合作中的政府协同
第五节 新世纪非典防控中政府协同实践评析

第六章 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中政府协同实现机制及变迁
第一节 权威型政府协同实现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向混合型政府协同实现机制转型
第三节 以信息化推进政府协同实现机制现代化
第四节 新中国重大疫病防控中政府协同实现机制演变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与附图目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