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民文学出版社:满世界(龚曙光2019新书)
0.00     定价 ¥ 66.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20152841
  • 作      者:
    龚曙光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只有你身体抵达过的地方,

才是你的世界;

只有你灵魂纠缠过的人事,

才是你的历史。

 

旅行是一桩关乎灵魂的事……

我的每一次旅行,

都是一次有预谋的灵魂越狱,

有期待的生命破茧。

灵魂逃逸得愈遥远,

生命飞翔得愈自由

 

详看历史的细部

破解文明的密码

 

用内心感受旅程

用脚步丈量世界


展开
作者简介

龚曙光,笔名毛子,湖南澧县人。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媒体人。2001年创办《潇湘晨报》,创造“南潇湘、北京华”报业传奇。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201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荣誉。在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管理学、文学论著多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台湾印刻出版公司出版散文集《日子疯长》。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期刊发表文学作品逾100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旅行关乎生命,关乎灵魂。在《满世界》的作者龚曙光的眼中,每一次旅行,都是个体对世界、对生命、对灵魂的一次审视与思考,一次*越与飞翔。

从晚清到当下、从康有为先生到今天的“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巴黎、罗马、伦敦、布拉格到纽约、华盛顿……作者带着深思与追问,解读异域城市不同文明的优雅与激进、血气与灰调,读出每座城市的生存逻辑、文化心理,描画出世界视域中的未来步伐,熔炼出纯粹的主题:激赏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美好,洗去世界的乱象,让世界变得通透而充满灵性……

作者在每一次走出国门进入另一个国度时,不仅看到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异样风貌,更着重追求灵魂的环球历险、灵性的文明辨析、灵动的艺术流变、灵异的风物写生。看世界的人很多,看得如此通透的人不多,能看到未来之路的人更少。


展开
精彩书评

《满世界》是作者龚曙光继《日子疯长》后又一力作,作者此次把目光延展了到全球,不仅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客观独到的思考,同时对历史的细部也做出了全新的认知,是一张详实的文化历史版图,也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心灵史。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不同的地域以及时空维度对世界进行了纵览,你既可以看到巴黎左岸的优雅与梦幻,又可以看到古罗马的残暴与专断,还有日韩文化的传统与*致,等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种种掌故亦并非点到为止,每篇文末附带详实的考据,从精怪传说到宫闱秘史,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浓烈的异国风情,更能感受一场文化的洗礼。仅以记行瑞士的《山口》一文为例,除去瑞士的壮丽风光与富庶气象不谈,竟从西庸古堡的惨烈战事讲到瑞士银行业的发展史再到联合国“万国宫”的来历,侃侃而谈却又毫无堆砌,一切文字都表明这并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散文游记,并显出了一份“开眼看世界”的情怀。


展开
精彩书摘

欲望花园

第一次站在米兰大教堂(Milan Cathedral)前,是一个夏日的傍晚。丛林般的尖塔,仿佛被灼热的晚霞燃熔,随时都会熔岩一般流淌下来。教堂投在广场上的巨大阴影,如同一地焚烧过的纸烬,倘若有风吹 来,便会扬得满城满天。

我想象,君士坦丁皇帝(Constantine I)在这里颁布《米兰赦 令》(Edict of Milan)时,那万众欢腾的热烈场面,也该是这般炽可铄金。那是公元313年,一个石破天惊的年份!一位生长于多神教土地的统治者,颁令承认一神教的合法性,此种胸襟与胆魄,即使在21 世纪的今天,也难有几个君王和元首可以望其项背。自此,基督教被 认合法,随之被封罗马国教。这种开放主义的宗教精神,使米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区,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成为信仰自由 的神圣象征。

当然,君士坦丁皇帝颁令的日子,这座被誉为大理石山的庞大教 堂尚未建造。文艺复兴时代,是维斯康蒂家族(Visconti Family)请 来达·芬奇(Da Vinci)、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等著名建筑师,筑造了这座规模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教堂的大教堂。达·芬奇为教堂绘制过无数设计手稿,在他的心中,这些呕心沥血的建筑图纸,应该比日后世人皆知的《蒙娜丽莎》重要许多。这种“有心栽花”和“无心插柳”的倒错,很难说不是一种历史的误读。被后世认为画出了“人的微笑”的达·芬奇,还真是一位虔诚侍奉上帝的教徒。一定要封他为用艺术反叛宗教的斗士,至少在主观上有些牵强。文艺复兴 的真正武器,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商人手中的金币。艺术,不过是那 场战争留下的战利品。

在米兰大教堂,真正炙手可热的盛事,应该是拿破仑(Napoleon)皇帝的加冕。虽然米兰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600年迁来的高卢人,虽 然17世纪之后,米兰也曾被法国占领,然而,选择在这里加冕,还是显示了矮个子皇帝征服世界的勃勃野心。在一座并非传统领地的教堂加冕登基,接受四方朝贺,拿破仑皇帝那时的心情与欲望,应该也炽热到可以铄金熔岩。

 

踟蹰米兰街头,古老房舍与街巷里,浸淫着一股浓浓的工匠气息。临街的门庭边,时常可见一两位头发蓬乱、围着皮裙的老头,坐在阳光里,执一根钢锥,一锥一线地上鞋底,或者持一把小锤,一锤一锤地给皮包钉铆钉。游客在一旁看久了,老头儿间或抬起头来,咧嘴笑一笑,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埋头做手上的活计,不再与你搭讪。老人背后的门内,开有一个小小的皮具店,货品不多,一件算一件,皮质与五金配饰,上手一摸,便能觉出上佳的成色。款式不花哨,大体是传统欧洲和波希米亚风格两类。手工精致妥帖,一针一线匀称而细密。我买了一条 老工匠刚刚做好还未摆上柜台的皮带,价格相当于人民币一百块钱。那时用的不是欧元,是里拉,也没有懂中国话的店员。老头比画半天,后来等了翻译过来,才算最终搞掂。

那条皮带,差不多扎了十年,出席过不少场合。如今有合适的衣裤,我仍会翻出来扎上。翻译说,意大利人率性散漫,唯独在手艺上一丝不苟。好些老头的背后,就是普通的住家,并没有铺面货架。你问他手上的东西卖不卖,老头摇摇头,继续埋头做活。翻译解释,这是给大品牌做的手工款,卖出去都是天价。

达·芬奇们没能把米兰打造成宗教之都,却种下了艺术和工艺的种子。这两样东西,在几百年的岁月里生长融合,让米兰成为时尚之都。在与巴黎的争奇斗艳中,米兰一直不输不让。总部设在米兰的奢侈品,有普拉达(Prada)、范思哲(Versace)、阿玛尼(Armani)、华伦天奴(Valentino)、杰尼亚(Zegna)、艾特罗(Etro)等,加上总部设 在附近的大品牌,阵容比巴黎强大许多。米兰每年春夏两季的时装周,是全球服饰、时尚界的盛会。说是时装周,前后会热闹一两个月。300 多场各大品牌的时装秀,纵然跑断腿看花眼,还是会落下种种遗憾。下一个季节的面料、色彩、款式、工艺、情调和韵味,就在这里定格拍板,谁想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大体业内没人理会,市场也会无人响应。人们趋之若鹜的时尚型款,都是这里的设计师说了算。那些顶级的设计 师,也只在米兰、巴黎两地流转,让他跑去别的城市,除非在这里找不到饭碗。

相比巴黎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儿(Chanel)、爱 马仕(Hermes)和迪奥(Dior),米兰的普拉达、范思哲、阿玛尼等,更加富有当代艺术气质,时尚标记更分明,品牌活力更充盈,对非欧洲主流文化因素的吸纳也更大胆。一句话,米兰对文化风尚的变化更敏锐,对艺术风格的表达更舒放,对时尚引领的能力更自信。意大利人用物料和工艺,表达和满足人类时尚欲望的能力,几乎是一种天赋。米 兰,则是他们展示这种天赋的近水楼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