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影视剧创作实务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8914970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影视剧创作实务》一共有十个章节,不仅从剧本的准备阶段、写作的影视语言的基本理论储备、故事冲突的设置、人物、结构、情节设置、对白、类型研究等编剧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还对当下大热的影视改编、影视剧的市场与受众进行了分析论述,比较具有时代性。该书从市场环境到创作过程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系统地研读、学习之后,就能完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剧本。除此以外,该书大量的案例导入和经典剧本片段剖析,为阅读和学习该书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实操性。该书所引的案例有些是笔者的失败经历,有些是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许多创作观念和对创作技巧的理解都是从中加以总结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影视剧创作实务》:
  蒙太奇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部分,画面剪辑即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指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蒙太奇具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使影片自如地交替使用叙述的角度,如从作者的客观叙述到人物内心的主观表现,或者通过人物的眼睛看到某种事态。二是通过镜头更迭运动的节奏影响观众的心理。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所以编剧的不可或缺性就凸显了出来,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表现出来。
  美国爱迪生影片公司的摄影师埃德温·鲍特就选择了在当时人们眼中具有极大魅力的消防员的生活为表现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来编织故事,利用蒙太奇技巧进行剪接,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就是时长仅为几分钟的影片《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
  鲍特根据故事的需要,增添了一些场面,并在拍摄完这些场面后,将所有的镜头进行了戏剧性的排列:
  (1)开端:消防队领班梦见在万分危急中的妇女和孩子。
  (2)发展:火警信号响起。
  (3)行动:消防员听见警铃,急忙救火。此处设置悬念,消防队员能及时赶赴火灾现场吗?
  (4)火灾现场:火光熊熊中的大楼。
  (5)高潮:大火中的受灾者手足无措而又惊惶恐惧。
  (6)结局:消防队员抵达火灾现场,奋力救出被困于大火中的妇女和孩子。
  (二)电影中声音的出现使剧本跃居首要位置
  1926年歌剧片《唐璜》出现,它由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在拍摄时用唱片来配唱。
  1927年,华纳公司又推出了《爵士歌王》,影片有声响、歌唱,甚至出现了对白,虽然这两句对白的出现是偶然的,当时男主角乔尔森在唱完一首歌曲后,随口说了两句话:“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后期制作时,这两句话居然被无意地保留了下来,于是这部影片就意外地成了“有声电影”。几句意外的对白让观众们大吃一惊,电影史给予这部影片以高度的评价,公认其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
  1928年,华纳公司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自此,有声电影全面推开。
  有声片出现后,电影制作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在拍摄电影故事片时,为防止拍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保证影片拍摄的效率,电影剧本的写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编剧也成为专门的、不可或缺的岗位。
  剧情片风行一时,电影制片人开始向舞台或文学作品寻求故事材料,剧本的创作在商业的刺激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之前的“电影故事剧本”就包括简单的说明或者几个场景,导演要把全部活动、情节进展和镜头顺序牢记于心,当竞争激烈起来,影片加长之后,需要有专门的剧作家来进行故事的写作这一愿望变得迫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影片的有效制作。此时,电影剧本作者会先把故事写成简介,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故事大纲,然后加以铺排,写出比较长的而且有明确场景的情节,如果通过了,就把铺排好的故事改写成分镜头脚本,也就是比较完整的影片文字剧本。要使分镜头脚本能够真正派上用场,这个写脚本的人就需要高度了解电影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技术性质。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剧本是什么
第一单元 剧本发展历程
一、随即阶段
二、草图阶段
三、剧本阶段
第二单元 编剧的创作准备
一、影视语言的基础单位
二、影视语言的语法功能
三、影视时空艺术
四、影视语言的特性
五、影视语言的功能

第二部分 写戏就是写冲突
第一单元 写作的前提
一、强烈的兴趣
二、表达的欲望
三、类型的确定
四、写作的维度
第二单元 “戏”的产生
一、人物性格
二、情境
三、人物与情境的关系
四、36种境遇
第三单元 “戏”的形态
一、外在冲突
二、内在冲突

第三部分 如何塑造好人物
第一单元 人物性格的差异
一、人物溯源
二、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
第二单元 人物关系的搭置
一、人物关系搭置的原则
二、常见搭置方式
第三单元 压力设置
一、物质环境
二、社会地位
三、生活境遇
第四单元 人物弧光
一、改变性
二、动态性
三、渐进性

第四部分 构建故事结构
第一单元 叙事角度与叙事方式
一、叙事角度
二、叙事方式
第二单元 线索
第三单元 布局
一、开端
二、发展
三、高潮
四、结局

第五部分 情节设置技巧
第一单元 悬念
一、悬念设置类型
二、悬念与推理
三、悬念与视听
第二单元 误会
一、误会与冲突
二、误会的设置
第三单元 巧合
一、巧合的严密性
二、巧合的关联性
第四单元 突转
一、突转的种类
二、突转的原则

第六部分 对白之光
第一单元 对白的重要性
一、对白塑造人物
二、对白推动剧情
第二单元 设计对白的方法

第七部分 类型的模仿和超越
第一单元 类型电影
一、西部片
二、歌舞片
三、犯罪片
四、恐怖片
五、喜剧片
第二单元 类型电影各要素分析
一、公式化的情节
二、定型化的人物关系设置
三、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第三单元 如何超越故事类型
一、类型的发展
二、类型的杂糅

第八部分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
第一单元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一般范式
一、互补性原则
二、相似性原则
三、再造性原则
第二单元 影视改编的“主题表达”
一、主题传达忠实化
二、主题转化通俗化
第三单元 影视改编的“人物再塑”
一、虚构人物“现实化
二、次要人物”具体化
三、人物的增加与置换
第四单元 影视改编的叙事
一、改编的叙事视角
二、改编的叙事时空
三、改编的叙事语言

第九部分 影视剧创作伦理
第一单元 影视剧媚俗化
一、媚俗化的原因
二、对媚俗化的反思
第二单元 影视剧的分级制度
一、国外影视剧分级制度
二、国内影视剧分级制度初探

第十部分 剧本创作与受众心理
第一单元 影视剧受众审美
一、影视剧受众的基本分类
二、影视剧受众审美活动的特点
三、影视剧受众的审美需求
第二单元 影视剧受众期待视野
一、历史题材影视剧——对崇高美的景仰
二、家庭婚姻伦理剧——对人间真情的歌颂,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怀念
三、青春偶像剧——现实比照与娱乐宣泄
四、警匪反特剧——英雄情绪与受众的狂欢
第三单元 从热播剧看受众审美心理的趋同
一、集体心理的寻唤——《金婚》受众心理分析
二、身份认同的焦虑和渴望——《士兵突击》受众心理分析
三、审美创新视野的突破——《潜伏》受众心理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