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百家》丛书是青年报社对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130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访谈的结项成果。丛书主编为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清川。以130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新作品为主线,在文人、文章、文脉、文鉴这一逻辑下,致力捕捉那些既可以沉淀为历史,又可以预见未来的文化视点,关注那些不是流行的、潮头的,但一定是动态的、发展的、有力量的、有灵性的,为年轻人指引正确方向的精神血脉。
001 王安忆 作家像变色龙一样变来变去很奇怪
015 马 原 我对世界的兴奋点四十年都没变
029 叶 辛 好作家的名字写在人民心上
043 孙 颙 不要哀叹要给没落者送去温暖
057 血 红 让角色恩怨分明蓬勃向上
071 吴 亮 我对世界并没有欠债
085 张 翎 假如重过一生仍然要做最好的自己
099 甫跃辉 我所了解的乡土生机勃勃情意绵长
113 陈思和 要相信良知的力量
127 金宇澄 青年人要学会慢慢来
139 赵丽宏 如果心中有爱灯就不会灭
155 姚鄂梅 我欣赏身体和精神都独立的女性
169 唐 颖 正视悲剧才有力量抗衡生命无常
183 殷健灵 文学中有支撑我们活得更好的理由
197 秦文君 希望带给孩子飞翔的感觉
211 钱谷融 学术原则是修辞立其诚
223 葛 亮 能穿越我会去宋代
237 路 内 我像不小心闯了红灯的人
249 蔡 骏 文字从来不分高低贵贱
263 潘向黎 如何安顿灵魂是终生的功课
279 滕肖澜 最难的就是写幸福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我对青年报社编辑出版的《新青年》周刊,自觉运用大众媒体来向青年读者推介当代著名作家的工作,充满敬意。他们选择的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是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自觉继承者,弘扬他们卓越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总结他们在文学上的精神血脉,扩大他们的创作影响,对于传承新文学传统的血脉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许他们现在做的工作,只是一种堂·吉诃德式的风车大战,但终究是“石在,火种就不会灭”,人文精神需要代代相传。现在青年报社把《新青年》周刊上的130余位中国作家的对话录编辑成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希望这套六卷本的书能够获得更多的青年读者的喜爱。
——著名评论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文科资深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