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大家读大家:文本与阐释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44777643
  • 作      者:
    夏志清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文本与阐释》收入丛书“大家读大家”(第二辑),该丛书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从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中走进文学的殿堂。夏志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巨擘。本书汇集了夏志清一生开创性研究的精华,涉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作品篇目各半。兼顾了“文本”与“阐释”,既精到地从长篇甚或多篇文学作品中抽取重要内容加以介绍(甚至可让未读原著的读者也对原著得一较清晰的轮廓),又紧扣这些内容言人之未言、道人之未道,以自己接受的英美新批评训练和西方经典的人文精神纵览中国古今名著的叙事传统,以个人化的书写方式塑造了里程碑式的典范。

展开
作者简介
夏志清(1921—2013)
文学评论家,教授,1952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62年应聘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为教授,退休后为该校中国文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以及小说史。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谈文艺、忆师友:夏志清自选集》《爱情•社会•小说》《鸡窗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汇集了夏志清一生开创性研究的精华,内容涉及《红楼梦》、汤显祖、《老残游记》、《镜花缘》,还有端木蕻良、沈从文、张爱玲、白先勇的小说等。这些名著,有的早已沉浸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有的经夏志清阐释,在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得以确认。书中处处机锋,又兼具国际视野,于中国古今叙事传统中娓娓道出西方批评理论和人文主义精神。
展开
精彩书评

所选文章都构成了夏志清学术世界的有机机理,从古典到现代,也指涉了夏志清贯通古今、打通中西的学术旨趣。

——季进


展开
精彩书摘

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

白先勇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发表在一九五八年九月号的《文学杂志》上,那时他刚念完大学一年级。以后十年多,到一九六九年正月为止,他发表了二十四个短篇。同一时期,他创办了《现代文学》;以台大外文系学士的身份,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从事小说理论和创作的研究;拿到硕士学位后,一直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任教中国语文的课程。

白先勇小说的一大半,杂志一到手我就读了。最近有机会把手边有的二十四篇重读了一遍,更肯定了我四五年来一向有的感觉: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台湾不少比他享誉更隆、创作更丰的小说家,很惭愧我都没有机会详读,假如他们的“才”比白先勇更高,“质”更精,我当然会更高兴,为文坛庆幸。但从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以前这一段时期的短篇小说我倒读了不少:我觉得在艺术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后期小说相比或超越他的成就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白先勇才三十二岁,还没有写过长篇,凭他的才华和努力,将来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个重要的地位。

专攻西洋文学的学者,花好多年工夫研读了二十世纪早期的大文豪,总觉得中国当代最严肃的作家也逃不出他们影响的范围,不值得重视。事实上,这些大文豪都已物故了,当代英美和日本的作家也逃不出他们影响的范围。在港台地区和海外用中文努力创作的人,虽然人数不多,可说跟他们属于同一世界性的传统,在文艺教养上也并不逊于他们:不像新文学初创立的一二十年,一方面得运用新工具—白话—来写作,一方面刚学了些西洋文学的皮毛,还顾不到技巧的研究,一大半人写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幼稚。

白先勇这一代的作家,不仅接受了二十世纪大文豪所制造的传统,而且向往于中国固有文化,对其光明的前途也抱着坚定的信心。他们并没有机械地接受学校里老师的教诲,凭自己童年的回忆,凭自己同长一辈人谈话间,或攻读古诗文时所悟会到中国往日的规模和气派(当然也能悟会到一些丑恶的方面),一种油然而生的爱国热诚占据了他们的心胸。这种爱国热诚在他们作品里表现出来,常带一种低回凭吊的味道,可能不够慷慨激昂,但其真实性却是无可否定的。

相反,在欧美日本诸国家,一般自命先进的青年所企求的是西方文明的毁灭(包括基督教和资本主义,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正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先进青年企图毁灭中国固有文化一样。叶芝、艾略特、乔伊斯、劳伦斯、福克纳(以英美大师为例),在西方先进青年看来,都是十足的顽固分子,因为他们都是基督教文明的支持人,尽管他们之中有人对某些教条抱否定的态度。而目前青年所向往的新社会,却是摆脱基督教束缚后的一种社会:把马克思、弗洛伊德思想杂糅成一种新思想体系的马尔库塞,深受他们爱戴不是没有道理的。白先勇这一代作家则与上一辈青年不同,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养成他们一种尊重传统、保守的气质,同时他们在表达现实方面,力创新境,二十世纪早期大师所试用的技巧,可以运用的尽量运用,不管报章的非议和一般懒惰读者的不耐烦。他们这种一方面求真,一方面把自己看作中国固有文化的继承人、发扬人的态度贯穿着二十世纪文艺的真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年轻一辈西方作家中反而不易见到。


展开
目录
《红楼梦》导论
汤显祖笔下的时间与人生
《老残游记》艺术与意义的探索
文人小说家与中国文化
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
论沈从文小说
张爱玲短篇小说的艺术
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