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重要的一个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重要性比之春秋可能还犹有过之。法家在战国初期逐渐成型,以其理念崛起的大秦帝国对中国文明的影响深远。而这一切的起源,都离不开商君。本书描述了少年商鞅的传奇经历,塑造了和世人印象中不一样的“商鞅”。
楔子
病榻,火炉,老人,士子。
“先生,犬子便托付于您了,但愿他能人如其名,使公孙一族重现光采!”老人似乎行将辞世,挤出全身力气说出这句话。
“卫君,你放心,你于我有恩,我便是终老山林,也要教出一个不世大才!”士子泪如泉涌。
“好……好”老人闭上了眼。
“爹!”一个少年冲了上来,”爹,你醒醒啊!爹……”
第一章 拜师求学
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王屋山正是初春时节,料峭的春风吹在脸上,没有多少冰冷的气息,而是恰到好处使人清醒。在群山环绕的一座山中小屋前,士子与少年都表情肃然。
“卫轼,你既决定师从于我,便当听从为师之令,不得以师名混世,不得弄权败国,要以对抗腐败旧制为己任,不与其共处一片苍天之下,你做得到吗?”
“老师,我做得到!”少年昂昂然道,”弟子定当使一国一统天下,终战息乱!”
“如此,自今日始,你便为我之弟子,为师之名,不告于你,以免你以师名混世。待为师认为你学业有成之际,便告你为师之名。”
卫轼一生中崭新的一天,便在这个初春的早晨开始了。
“子曰:”……”
“老师!我们法家不是为对抗腐败旧制而存在的吗?为什么我还要学习孔子的思想!他只不过是个迂腐的老头罢了!还有什么《道德经》我为什么要学!”听到老师又在重复《论语》中的内容,小卫轼一脸不耐烦地打断道。
“卫轼!你就只有这点耐心吗?你难道不想完成你父亲的遗愿了?”老师板着脸,”你竟如此令人失望,这么多天,你连《论语》都无法背诵!”
“我是要完成父亲遗愿!但不学这无用之物!”小卫轼脸色突兀涨红,大喊着冲出房间,向山中跑去。
老师追出门外,小卫轼已不见踪影。
天渐渐阴暗下去,飘起了细雨,小卫轼在一个山洞口抱膝而坐,心中犹不服气,来到王屋山已然一月,老师每天除了教字便是让背这儒家之学,明明说自己是法家之士,却教儒学,真是可笑!
从小时候,小卫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刚学会说话就学会了习字,三岁时已经将方圆数十里的先生所知学了个遍,但有一点,小卫轼从不学自己不喜欢之物,譬如父亲要教自己经商之事时,小卫轼一句话便使父亲语塞:”学商能安天下否?若不然,卫轼不学此等无用之学。”之后便不屑一顾了。
这个先生,本是一游学士子,在卫国劝说卫君变法强国,被当作祸国之辈乱棍赶出,在街头垂死之际,卫轼父亲卫嗣将其所救,在家居住几日,卫嗣觉其不似凡俗之辈,便求其为卫轼之师,先生念卫嗣救命之恩,便决定收卫轼为徒。没想到竟也是顶着法家士子名头的欺世盗名之徒。
想到父亲一生的期望就要落空,小卫轼的眼中溢满了泪水。
洞口突然传来”嘶”的一声,小卫轼猛地回头,这声音他再熟悉不过,来王屋山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他,王屋山上有一种蛇,名为黑眉蛇,没有毒性,但体型较大,嗜杀成性,一旦遇到,不要纠缠,快速离开。这一个月,他们遇到过数十只这种蛇,每次都被老师轻易解决,可这次老师不在……
再看这蛇,体长十数尺,碗口粗细浑身黑纹,弓起腰身,跃跃欲试,小卫轼知道自己决然不是对手,便猛地转身向回跑。
跑了数十步,小卫轼回头一看,黑眉蛇早已鸿飞冥冥,这么容易就逃得一命?这么想着,他继续向前跑,抬头顿时心凉了半截,原来黑眉蛇早已晃动着庞大的身躯在前方等候。
见逃跑无望,小卫轼拿出父亲给自己的短剑,此乃楚国铸剑大师风胡子所铸,利可斩金断玉。小卫轼抚摸了一下剑身,冲向了黑眉蛇,可黑眉蛇如一道闪电,轻松躲开后,小卫轼才堪堪赶到,短剑没入石块之中。
见卫轼手有利器,黑眉蛇不敢马上扑来,便采取偷袭战术,每次一沾即走,绝不停留,几下过后,卫轼身上便满是伤口。
“看来今天难逃此劫,可我不能死在你手!”小卫轼喘着粗气,缓缓地举起短剑,便要自刎。
“且慢!”一声大喝,旁边走出一个中年士子,头戴高冠,大袖飘飘,在雨中显得英俊潇洒。
黑眉蛇见又来一人,但手中却没有武器,便立刻扑了上去。
第一章 拜师求学
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二 三年磨心性,卫轼初习剑术
第二章 贤相遗书
一 农为国本,兵为国盾
二 旷古难题摆在了卫轼眼前
三 古堂一考,卫轼背水一战
四 欲成大才者,品行为本
第三章 初出茅庐
一 苍苍王屋,卫氏商社
二 洞香春卫轼论棋
三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第四章 异变横生
一 血云生乐安,稷下大争鸣
二 弃百姓者,自弃于天下也
三 马陵山地的突然截杀
四 燕国剧变,管鲍商社付之一炬
第五章 燕赵风云
一 幽深难解的蓟城政局
二 燕国政变,朝野动荡
三 上兵伐谋,卫轼再论兵事
四 赵侯的莽撞让卫轼心灰意冷了
第六章 韩国风云
一 汇合师弟,卫轼入韩
二 侠风古寓三杰聚首
三 人性本恶,大仁不仁
四 有客有客兮,我亦白其马
第七章 异数南国
一 兰陵昭氏截杀,卫轼师徒重聚
二 民生各有所乐兮,南国独异
三 时也数也,大错铸成
四 黑色信鹞带来了魏熊的决意
第八章 雄杰悲歌
一 唯其博览各家,可成天下之法
二 卫英定计破武卒
三 内忧外患,韩赵两难
四 战地风雪,名士茫茫
五 侠公厘口中道出了刺杀实情
六 极心无二虑,大星垂沧海
第九章 天下鬼谷
一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 欲将子还兮,子不我思
三 魏国的蛮横树敌天下
四 石门大捷,老秦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五 百年国运,永恒光焰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