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
0.00     定价 ¥ 8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147200
  • 作      者:
    张敏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敏,女,1982年生,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国十六、十七世纪诗歌、戏剧研究和英美现当代文学研究。发表文章:“George Herbert’s Self- Projection as a Didactic Priest in The Temple”,“Voices of the Dramatic Persona: An Exploration of George Herbert’s Self-Writing in The Temple”,《从人物塑造探索〈水泥花园〉的寓意》等;主持项目: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项目编号: 17LZUJBWZY072);2012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马丁?艾米斯‘黑色幽默’创作风格研究”(12LZUJBWYB032);参与项目: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十七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7BWW014),主要撰写专著《英国16、17世纪巴罗克文学研究》(科学出版社)第四章《巴罗克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叙述》。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出版获得2017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一般项目“自我的现代性书写——英国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诗歌研究”(项目编号:17LZUJBWZY072)资助。  
       自我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自我一直处于边沿的位置。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从传统、习俗与教会的枷锁中摆脱出来,无畏地向前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文艺复兴时期各个领域均有表现。自我是了解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源;文学方面则出现了以探讨自我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许多文人撰写的日记、回忆录、信件、游记等自传性作品与随笔;而在绘画方面,自画像变得颇受欢迎。
     本书研究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在他著名的诗集《圣殿》中,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在诗歌表现的舞台上,凭借神的在场来了解自我。具体为体现为:阐释诗集《圣殿》所展现的自我对上帝态度的衍变过程,分析了赫伯特在诗歌创作过程,探讨了诗人在《圣殿》中所体现的审美意识。
展开
目录
绪 论
  一 现状与评述
  二 方法与重点
  三 内容、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现代性自我的内在衍变
  第一节 抱怨、反叛
  第二节 审视、忏悔
  第三节 平复、皈依
第二章 现代性自我的外在身份建构
  第一节 新教牧师身份
  第二节 “折中”宗教政策倡导者
  第三节 英格兰民族维护者
第三章 自我现代性书写与审美同构
  第一节 赞与美之诗
  第二节 人与器之歌
  第三节 言与画之形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插 图
索 引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