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胸襟和眼界。一个心里装着格局的人,会懂得审时度势,深谙如何气定神闲地布局,并且能够跳出个人视角,去审视和处理各种繁杂的人和事,然后获得成功。
本书从职场新人、中层领导、企业老板三个角度入手,从思想意识到具体行动再到检验标准,多角度地阐释了格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比如初入职场,想要拥有大格局,我们就应该着眼长远,把目标定得高一些、责任看得重一些、努力做得好一些,才能把成功的机会抓得稳一些。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竞争精神。不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为了长远利益的实现,要有魄力放弃眼前的利益,以一些微小的牺牲换取长远的健康发展,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当然,既然要着眼于长远,我们就需要具备承受委屈的能力,便于快速走出“蘑菇期”。就像培育蘑菇需要浇上大粪一样,身为职场新人的我们,常常也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也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但当我们挺过这个时间段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就会被消除,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沉下心来,变得脚踏实地,并逐渐成长起来。
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晋升到中层位置后,同样会由自身的格局决定未来的发展。比如我们需要学会容人,宽容异己,大度用人,是帮助我们赢得人心,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容人之长,还是容人之绩,都是非常必要的。
之所以要容人之长,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甚至对方在某些方面还会超越身为上司的我们。但一个有大格局的领导就要勇于承认别人的长处,并敢于面对这种现实带来的挑战,以此为动力,方能不断进步。而容人之绩,则是当下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后,我们理当对其进行肯定和激励,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扼杀别人的功劳。
身为领导,我们不仅要容人,还要能从善如流,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方能体现自身的胸襟和气度。毕竟人无完人,在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出现过错或不足在所难免,其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还是直面难题想方设法去破解,更是直接考验着我们的修养与胆识、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在工作时善于听取意见,敢于自我批评,主动放下“面子”,方能赢得主动。
所谓“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成功就有多大”。之所以发生“同人不同命”的结局,不过是局限于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有大格局的人,能够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而一个格局小的人,却只能发出“瞻题蕴精奥,守位重仔肩”的感慨。所以,我们要想取得成功,成为令人羡慕的老板,就要懂得为自己确立一个具有大格局的梦想。
对老板来说,梦想是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支撑力。就像苹果教父乔布斯所说的:“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不然还能为了什么呢?”而乔布斯自苹果诞生之日起,就有改变世界的梦想,让人敬佩的是,他最终实现了。所以,老板首先要有一个梦想,哪怕这个梦想很不切实际,但只要我们对这个梦想有信心,并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