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只耳朵,为什么呢?这是要求人们要多听少说,惟如此,才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对加深相互了解或深度交谈有所裨益。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忽视,都希望自己成为交谈中的主角,把说话权交给他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听众,有时比自己说话更有价值。一旦满足他人的这个愿望,就会由衷地愿和你接触;反之,如果一味地把他人当成听众,势必会产生逆反心理,别人会认为自己不受重视。
威森是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青年,他的工作是向一家专门替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图。连续3年,威森先生每个星期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不拒绝接待我,”威森先生说,“但他也从来不买我的东西,他总是很仔细地看我的草图,然后说,‘不行,威森,我想我们今天谈不成了。’”经过150次的失败,威森终于明白自己过于墨守成规了,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抽出一个晚上去研究与人交谈的哲学,以拓展新观念,创造新的热忱。
不久,他就急于尝试这一新方法,他随手抓起6张未完成的草图,冲入买主的办公室。“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你帮我一个小忙,”他说,“这是一些尚未完成的草图,你能否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位买主默默地看了看那些草图,然后说:“把这些图留在我这儿,几天后再来见我。”
3天以后,威森又去了,拿着草图回到画室,按照买主的意思把它们修改完,结果那位买主全部接受了。从那时候起,买主又向他订购了许多图案,双方还成了知心朋友,不仅如此,买主还把威森介绍给了他的其他朋友。
其实,图案都是根据买主的想法画成的,威森却净赚了1600多美元的佣金。“我现在明白,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无法和这位买主做成买卖,”威森说,“我以前只是催促他买下我认为他应该买的东西,而现在,我的做法正好相反,尽量把说话权交给对方,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觉得这些图案是他自己创造的,确实也是如此,如今我用不着去向他推销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把说话权交给别人呢?
首先,控制自己的说话量。
也就是说,不要自顾自地说个没完。其实,说个没完并不是聪明者所为,而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一方面,说的话越多,给别人传递的信息就越多,里面可能有对方不喜欢的;另一方面,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为别人传递信息,别人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认为你是一个善于炫耀自己的人,更何况,所说的每一句话不可能都是别人爱听的,也许一句说得不到位就可能得罪人,从此对你敬而远之。
尤其是从事推销这一行业,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推销员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使对方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观点,购买自己的产品,所以,在说话这一问题上必须得多多留意,应该做到让对方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才能在对方的话语中,揣摩到对方的性格、心思、购买欲望。
在与人交际过程中,如果自顾自地说个没完,不管对方的来意、兴趣爱好,是很容易被误解的,那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当然,对于对方的提问也不能爱理不理,这样是不礼貌的,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因此,对于别人的提问要耐心地听下去,抱着一种开阔的胸怀,把别人的话听完。真诚地鼓励对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想法表达清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