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看透内创业的真相
第1章 提升内创业认知 2
用创业的壳,做企业的事 3
内创业是三个圈子的事 7
内创业可以从0.1开始 10
内创业是有退路的战斗 13
内创业不等同于阿米巴 15
内创业决非权宜之计 18
第2章 判断内创业时机 21
当人才遭遇窘境 22
当技术遇上"拦路虎" 25
当业务发展受困 28
判断组织适应性 31
内创业触发模型 33
第二部分
如何把控内创业大方向
第3章 创造三大启动条件 38
一把手认同,这事才有戏 38
制度不托底,没人敢出头 42
主业不定型,不要瞎折腾 45
第4章 选好内创业切入点 49
国有企业:搞混改+活资源+塑文化 49
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激发活力 57
中小企业:借优势+试新业+开新店 61
第5章 做与母体有关的事 66
四维创业方向 66
业务相关:让业务更持续 68
资源相关:让资源活起来 71
能力相关:放大能力的价值 74
战略延伸:超越资源和能力 76
第6章 找到合适的运营模式 79
四象限运营模式矩阵 79
战略孵化型:打造未来的正规军 81
积极促进型:广阔草原育骏马 85
辅导教练型:像海豚一样畅游 87
机会导向型:像鳄鱼一样等待时机 90
第三部分
谁来做内创业
第7章 让对的人去做内创业 94
创业型员工的特质 94
如何让员工成为内创业家 98
设立人才保护墙:三分两级法 104
第8章 打造靠谱的内创业团队 108
不一样的内创业团队 108
五大组建准则 111
按"三认同"选人 114
预防四类"团队病" 116
第四部分
企业怎么支持内创业
第9章 企业中高层要各司其职 122
企业角色的四种转变 122
高层管理者职责 125
中层管理者职责 130
创业服务部门职责 136
第10章 治理不对,一切白费 140
投行思维而非管控思维 140
分层治理:分权不分家 146
牢牢团结五类股东 152
建立"双容错"机制 155
第11章 激励一定要精准 157
四种激励方式 158
长期获利还是即时分红 163
控股还是参股 167
持股有技巧 171
第12章 提高资源匹配度 174
资源配置六原则 174
给资源"打包" 178
三阶段配置法 183
关键资源如何配置 185
第五部分
让内创业落地生根
第13章 灵活运用内创业四步法 192
第一步:用RBI模型定位内创业 192
第二步:用"4+4法"征集与筛选项目 198
第三步:五要素推动内创业孵化 202
第四步:公司化成长与退出 207
第14章 母体组织要自我进化 211
转向"平台+内创业"组织 211
别让创业管理部门毁了创业 216
建立内创业特区 221
第15章 内创业最终靠文化引领 226
看清三类文化冲突 226
用ECD法塑造价值观 228
唤醒广泛的企业家精神 232
提升内创业格局 235
附录A 内创业四步法模型 238
附录B 内创业管理制度 239
附录C 本书图表索引 241
后记 243
参考文献 248
展开
——徐小平 真格基金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