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每一个关心改革过程中自身利益及公共利益的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本书讨论的是全球范围内私有化的经验教训,虽然书中没有关于中国的案例,但里面讲的几乎每一件事都与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有关。
本书是在蕞广泛的意义上讨论私有化的,“指的是通过减少或限制政府当局在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中的职责来增加私营企业在这些事务中的职责的一切行为和倡议”。本书的立场观点非常鲜明:私有化是件好事,但有局限,推行私有化要超利避害,避免好事过头。
本书对私有化的讨论涉及了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以及私有化的影响所及的方方面面,并把私有化置于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之一。
本书可供广大经济学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私有化的局限》一书列举了关于私有化的翔实案例,并分析了经济私有化带来的其他领域的影响。书中关于“私有化”的定义是:通过减少或限制政府当局在使用社会资源、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中的职责来增加私营企业在这些事务中的职责的一切行为和倡议。书中的“私有化”主要通过将财产或财产所有权部分或全部由公共所有转为私人所有来实现,其实质是引入私人资本以替代公共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私有化的局限在于,私有化常常伴随着管制的放松,不难想象,放松管制的私有财产在经营活动中必将显露出其私人资本的本质——片面而盲目地追逐利润。
译者序
序言:谨防极端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导言
1 私有化的局限
第二部分 各领域的私有化:案例分析及简介
绪言
2 水
3 金属和水泥
4 其他资源
5 能源
6 电信及邮政服务业
7 交通
8 垃圾处理
9 保险业
10 文化及传媒
11 医疗卫生
12 教育
13 养老金
14 警察与保安
第三部分 现实情境中的私有化
绪言
15 总体背景
16 区域背景
17 私有化面面观
第四部分 私有化的管制治理?
绪言
18 管制
19 私有化与地方民主
20 为全球公共产品融资:挑战
21 避免有害的二元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市民社会
22 民间治理:私有化的民间规则?
23 政府管制与私营部门的“共同演化”
第五部分 结论
24 从私有化得到的经验教训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