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801880
  • 作      者:
    陈立文,刘广平,等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立文,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督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等。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等。曾获天津青年科技奖、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河北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河北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等。主持教学改革研究和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40余项,教研成果获省级奖近10项;主持科研项目8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6部、高校规划教材7部;发表教研论文40余篇、科研论文200余篇。主要教学和科研方向是:技术经济与投资决策,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高教管理与教师发展。
  
  刘广平,南开大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Economic Modelling、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社会发展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人。荣获第十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人选河北省社会科学年鉴(2016卷)年度学术人物。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建设系统软课题等纵向课题10项,纵向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预测》、《系统工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行政管理》、《Real Estate Finance》.《河北日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与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教材3部,参译国外专著2部。获得专利1项。主讲课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融资》、《建设法规》。主要教学和科研方向是:房地产经济学、住房保障政策、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展开
内容介绍
  由于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涉及的研究内容众多,现有研究较多从单一视角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还存在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缺陷问题,需要从系统视角对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开展深入的研究。《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若干问题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深入研究和撰写的,该书对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的保障体系问题、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体系问题、商品房价格相关问题以及房地产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研究,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住房保障、住房供应、房地产价格、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泡沫等理论与方法,还为政府如何健全住房保障与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概括起来,《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若干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住房保障体系相关问题研究;本部分主要对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涉及经济适用房对房价的影响机理问题、经济适用房对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经济适用房在土地财政与房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分析、共有产权房赎回时机与租金定价和准入“门槛”研究、公租房租金定价与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研究发现,经济适用房供给量正向调节经济适用房价格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市场租金水平、区位、公租房成本是影响我国公租房租金定价的主要因素。租金定价影响因素对一线、二线城市的影响较大,对三线城市的影响较弱。我国住房支付能力区域的总体差异变化趋势较为平稳,住房支付能力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经济适用房对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适用房价格区域差异造成的;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显著负向影响商品房的价格,负向调节着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保障性住房项目下年均净现值和政府效率可以分别作为企业与政府进行多种BOT模式的选择指标,影响选择结果的因素主要有特许经营期、返还比例、政府每年支付款项和支付年限的确定。
  二是住房供应体系相关问题研究。本部分主要对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模式、对象与效果等方面的住房供应相关理论与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内容包括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建设规模、供给与需求预测、保障对象界定、融资模式识别与选择、社会资本投资决策、福利效果等研究问题。研究发现,应当基于按揭贷款视角采用贷款月偿还额占家庭月收入合理比例方法来界定产权型保障房的保障覆盖范围;采用月租金额占家庭月收入合理比例方法来界定租赁型保障房的保障覆盖范围。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条件下,产权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不适合采用PPP模式;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可采用BOT、TOT、完全私有化和部分私有化等PPP模式。保障房准入标准设计需要全面考虑“价格”和“住房支付能力”,而且应当以家庭收入“范围”取代“界线”来界定保障房准入标准。住房品质和公共物品供给对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是商品房价格相关问题研究。本部分主要对房价的前置因素和后置因素以及作用机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涉及房价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房价对消费的区域差异影响、收入差距与房价的互动关系、房价泡沫控制以及城镇化、利率、货币、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研究发现,城镇化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正向影响房价。房地产价格对房地产投资额有正向促进作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对较高消费水平同时具有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对房价的调控作用的非对称性明显。房地产价格与收入差距的相互关系因各地房地产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利率对京津冀地区房价变动影响的有效性有区域差异性。在不同地区,老龄化和城镇化对房价的冲击有正有负。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住房保障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1.经济适用房能降低房价吗:基于经济适用房供给量的调节作用分析
2.共有产权房赎回时机、租金定价与准入门槛模型研究
3.公租房租金定价影响因素的评价研究
4.保障房对住房支付能力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以经济适用房为例
5.土地财政依赖、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价格关系
6.公共租赁住房项目PPP模式比选研究
7.保障性住房项目BOT模式选择研究:以公租房为例
8.公租房融资租赁创新模式可行性研究

第二部分 住房供应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1.基于住房支付能力视角的保障房准入标准研究:思路、方法与案例
2.保障性住房项目PPP模式识别与选择研究
3.保障性住房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投资决策研究
4.保障性住房需求量的组合预测研究
5.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的选择研究
6.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测度研究
7.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界定研究
8.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预测研究
9.住房品质、公共物品供给与保障房居民福利
10.保障性住房项目PPP模式可行性与投资决策研究:基于博弈论

第三部分 住房价格相关问题研究
1.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与房价研究:一个调节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2.房地产价格、贷款利率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3.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挤出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4.货币供给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效应分析
5.货币政策对房价影响的区域比较
6.货币政策对西北五省省会城市房价的影响
7.京津冀地区收入差距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
8.利率变动对京津冀地区房价影响的比较分析
9.人口变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基于老龄化和城镇化视角
10.论房地产价格泡沫控制及风险转移途径
11.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高速铁路开通对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
12.基于市场细分视角的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研究-一以天津市为例
13.高速铁路对城市房价的影响研究——基于石武高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

第四部分 房地产其他问题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