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比较:基于亚洲典型国家中等收入阶段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805482
  • 作      者:
    张美云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美云(1982-),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华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士和区域经济学硕士、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近五年来主持西北大学校级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项,在《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经纬》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在《理论月刊》《改革与战略》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展开
内容介绍
  2007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用以解析多数中等收入经济体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而难以迈进高收入的现象。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经济增长及其动力转换,而产品空间演化推动的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中国2010年迈进上中等收入水平,目前处于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基于对中国的借鉴价值,《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比较》选取同处亚洲区位、目前位于上中等或高收入水平、具有一定发展规模、非矿产资源型等的日本、韩国、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为研究样本,采用产业升级领域近期前沿的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通过各国中等收入阶段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比较,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来探究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产业升级路径。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比较》将产品空间理论的思想和指标体系主要拆分为四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一,已有生产能力禀赋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经济复杂度是产品空间理论中偏向宏观的指标,可以定量测度已有生产能力禀赋。二,已有生产能力禀赋对产业升级路径的影响。显示性比较优势和密度是产品空间理论中偏向微观的指标,可以细化和具象化产业升级路径。三,产业升级潜力的比较。产品空间理论不但可以解释还可以预测经济增长。四,产业政策的比较。产品空间理论认为产业政策不可或缺,政府应积极解决信息外部性及协调外部性问题。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界定
1.3 数据来源和典型样本国家的筛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框架结构
1.6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进展
2.2 产业升级理论的研究进展
2.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空间理论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
3.1 产品空间理论的主要特色
3.2 产品空间理论的基本内容
3.3 产品空间理论的核心指标及其测度
3.4 产品空间理论的局限性和争论
3.5 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进展
3.6 解释框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等收入阶段的基本特征比较
4.1 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
4.2 主要社会指标的比较
4.3 主要制度指标和其他指标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等收入阶段生产能力禀赋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
5.1 简要文献回顾
5.2 各国经济复杂度和经济增长绩效的比较
5.3 各国经济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实证比较
5.4 基于中国的进一步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等收入阶段生产能力禀赋对产业升级路径的影响比较
6.1 简要文献回顾
6.2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6.3 按时期划分的实证结果分析
6.4 按四大类产品划分的实证结果分析
6.5 基于中国的进一步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等收入阶段产业升级潜力的比较
7.1 简要文献回顾
7.2 各国产品空间图演进的比较
7.3 各国复杂性展望指数和能力距离的比较
7.4 各国不同显示性比较优势区间值的产品构成比较
7.5 各国不同RCA区间值产品复杂度和能力距离的比较
7.6 基于中国的进一步分析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产业政策的比较
第9章 比较研究对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启示与借鉴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