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社会性的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到底能否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参合农民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缓解?农村贫困家庭的慢性病与劳动力供给状况如何?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新农合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也涉及到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健康扶贫推进以及未来长期农业经济发展,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显示,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并改善农民的农业劳动供给和非农就业;同时,新农合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家庭所面临的因病致贫风险。但是,上述影响效果因不同农民群体特征和农村设施环境而呈现较大差异。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新农合对农村老年人和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增加农村的医疗服务资源;建立起以家庭为基础的农村高血压病管理模式,加强新农合对高血压病的保障;加强新农合对健康体检等预防性医疗服务的保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