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注释《十地经》的著作。《十地经论》的基本内容是论说菩萨修行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个阶位,这十个阶位就称为十地。这十地融摄了一切善法,其中前三地说世间善法,中四地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修行之相状,後三地说一乘根本大法。总观十地,从第一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是菩萨修习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菩萨精神境界不断升华、功德趋向圆满的过程。对学佛者是明确的一张修行地图。
原典
经曰诸佛子,若有众生厚集善根故,善集诸善行故,善集诸三昧行故,善供养诸佛故,善集清白法故,善知识善护故,善清净心故,入深广心故,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现大慈悲故,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①。
论曰如是十句说依何身。此集有九种。一者行集,善作眷属②持戒,如经“善集诸善行”故二者定集,善作眷属三昧,如经“善集诸三昧行”故,三昧行者,观行增上③故三者亲近集,善习闻慧智,如经“善供养诸佛”故四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如经“善集清白法”故五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如经“善知识善护”故六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如经“善清净心”故七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如经“入深广心”故八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如经“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九者现集,多行慈悲,如经“现大慈悲”故,于中慈念依苦苦、坏苦,悲依行苦④。
是中初二种集显增上戒学、增上定学,行集善作眷属持戒故,定集善作眷属三昧故次有四集显增上慧学,亲近集善习闻慧智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故后三集显胜声闻辟支佛等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故,现集多行慈悲故。此十句中厚集善根是总,余九种是别。集者是同相,别者是异相成者略说故,坏者广说故。已说依何身生如是心,次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如果众生能厚集善根,能善集诸种善行,善集诸三昧行,善供养诸佛,善集清白法,常得善友护助,善得清净心,心入深广境地,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显现大慈悲,如此众生,便能发无上菩提心。
论释以上十句,是说依何身而生菩提心。这里有九种集一是行集。随顺佛意以慧为主而持守眷属的戒律,如经所说“善集诸种善行”二是定集。随顺佛意善修眷属的三昧,如经所说“善集诸三昧行”。三昧行即是殊胜观行三是亲近集。善于见闻经教,修习闻智,如经所说“善供养诸佛”四是聚集。善于思维诸善法,修习思慧智,如经所说“善集清白法”五是护集。修行真证,常得善友指导保护,如经所说“常得善友护助”六是净心集。能得出世间正智,如经所说“善得清净心”七是广集。心境深广,利益一切众生,如经所说“心入深广境地”八是信心集。欣求佛智,坚信佛法,如经所说“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九是现集。多行慈悲,如经所说“显现大慈悲”。其中慈心是帮助众生超脱苦苦及坏苦,悲心是救度众生的行苦。
九集之中,前二集是显示殊胜戒学与殊胜定学,行集是顺从佛意以智能的生起为主而善持眷属的戒律,定集则是顺从佛意修入眷属的三昧次四集显示殊胜慧学,亲近集是善习闻慧,聚集是以思慧智思维波罗蜜等诸善法,护集是善得善友指教启发,净心集则是修得出世间正智后三集表示胜过声闻、缘觉等,广集是心境深广而能利益一切众生,信心集是欣求佛智,现集则是多行慈悲,此三集自利利他皆胜小乘。这十句经文中,厚集善根是总相,其余九种是别相集是同相,别是异相成是概括地说,坏是展开来说。已说依何身而生此心,次说为何而生此心。
题 解001
经 典015
1 卷一初地欢喜地之一017
2 卷二初地欢喜地之二034
3 卷三初地欢喜地之三077
4 卷八六地现前地115
4 卷十二十地法云地159
源 流199
解 说223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星云大师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对经典进行注、译,包括版本源流梳理,这对一般人去看经典、理解经典的思想,是有帮助的。
——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
星云大师常常说,佛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接触的。
这套书推动了白话佛学经典的完成,我个人请了一套,作为传家之宝。
——依空法师,佛光山长老,文学博士,印度哲学博士
如何来做一套适合当代人阅读的佛教的经典,是星云大师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能够为现代的社会,提供佛教的智慧,提供阅读佛法的方便。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精选了很多篇目,是能够把佛法的精要,比较全面的给与介绍。
——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