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50人论坛经济学家把脉中国经济热点和难点,回归本源梳理,力图跨过经济发展的坎,寻找增长新动能。
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厘清当前经济形势,稳健进行结构转型
重新理解中国发展进程:梳理工业化进程、挖掘新阶段增长动能
国家治理与结构性改革: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预期的财政政策
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一个大战略
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的基本思路
1. 以促进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战场
目前,我国仍有 10 亿人处于中等收入门槛之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低收入者,特别是临近中等收入门槛的低收入者顺利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稳定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是促进低收入群体稳定增收、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要在劳动力市场改革、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革,创造条件让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行列。
2. 以推进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群发展为主动力
城市化是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途径。要进一步发挥城镇化促进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的作用,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积极发展城市群和大都市圈,强化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高效连接,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拓宽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空间。
3. 以提高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为主攻方向
人力资本条件和水平是支撑工资水平提升的基础。只有着力提升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和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4. 以深化改革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要途径
要深化改革,破除妨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畅通横向流动桥梁、纵向发展阶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
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
我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当前经济形势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重新理解中国发展进程
增长是硬道理 —— 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 40 年与外汇体制
理解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我国农业重回规模化发展之路
国家治理与结构性改革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与货币: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预期的财政政策
金融改革的经济学
国家资产负债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
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
市场化与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空间高质量发展
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一个大战略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